原标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武汉机遇
“财权下放”将给武汉更多自主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省政协委员、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这将给武汉带来更多的自主性。
武汉对中央财政贡献很大
叶青介绍,湖北省一般给中央上缴的国税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武汉市。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为全国各计划单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财政积累却是倒数第一。
他说:“仅就分税制改革而言,还是比较滞后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增值税75%上缴中央,25%归地方。而且,这25%地方下级单位各自还要留一点。”
建立税后反馈机制
南开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吴玉章奖获得者郭玉清在“全球经济变局下的中国西部战略”国际论坛上提出:“需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以及财权,中央在事权上下放与财权上集中已经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地方执行很多职能的时候相应的财力配比是不够的,中央应该进一步下放对地方的财权。”
叶青认为,在财权下放之后,地方会有更多的自主权。20年的分税制改革形成了地方“税收短缺”,导致有的地方走向了“收费”、“卖地”、“建立融资平台圈钱”等。
为此,叶青提出了两种新方案。第一种方案,建立一个完成上缴指标的税后反馈机制。比如说以增长5%为界,武汉市实际完成了国税增长10%,那么把多出来的5%反馈给武汉市政府;第二种方案,把低于5%的部分按照75比25分配,超过5%的部分按更高的比例分配,如三七开,甚至五五开。
武汉财税体系完善的两种手段
叶青认为,武汉现在处于振兴发展期,希望看在历史贡献的基础上予以考虑。而作为特殊的地区,不能让武汉无限制地作出贡献,应该给予适当的优惠。现在的分税制无异于“鞭打快牛”。
他说:“按照国家现行的分税制,工业城市的发展是不合算的,越发展,负担越重。反过来说,中央如果采用适当的税收反馈机制,地方就会迸发出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中央得到了利益,地方也同时会得到利益。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叶青认为,武汉的财税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完善。第一,加强政府治理力度。各级政府需要按照“八项规定”来办事,不要浪费行政资源;第二,完善分配结构。把有限资金多用于民生。“管好官员就可以管好财政,管好财政就可以管好政府,管好政府就可以加快市场化的进程。”(实习记者 刘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