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發展必須轉變,轉變必須改革。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加以推進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隻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也才能全面實現“兩個翻一番”。
不過,在世情和國情已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繼續有力地推動經濟發展呢?
其一,發展必須轉變,轉變必須改革。多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過去那種高度依賴國際市場、投資率偏高和消費率偏低的增長格局,已經難以為繼﹔“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發展方式,也已經到了非轉不可的時候。隻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實現“兩個翻一番”。近幾年,轉變發展方式雖已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發展過多依靠投資拉動等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制約轉變發展方式的體制機制弊端還沒有消除。例如,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與提供公共服務職能缺位並存﹔財稅體制對轉變發展方式的激勵約束和導向作用不足﹔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等等。實踐証明,沒有體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隻有抓住制約轉變發展方式的體制症結深化改革,形成有利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導向,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根本轉變。30多年來我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開放,現在轉方式、促發展仍要靠改革開放。
其二,整體漸進與局部突破相結合,推動改革不斷深化。目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正處於攻堅階段,難度和復雜性明顯加大。例如,改革越來越多觸及現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的重大改革阻力往往較大﹔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協調各方面利益和達成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的難度越來越大﹔社會各方面利益意識增強,共享改革成果的願望強烈,改革的訴求與期待增多。為此,現階段推進改革不僅要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還要調整利益格局。既要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預期上作調整,又要穩妥推進存量利益的優化,從而更好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專家分析認為,過去30年我國經濟保持10%左右的平均增幅有兩大因素,一是人口“紅利”,二是改革“紅利”。今后人口“紅利”將逐步消失,對改革“紅利”的要求相應更高。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新形勢下如何推進改革?黨的十八大報告在“五位一體”的部署中,已明確提出深化改革開放的主攻方向和目標。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方向,搞好頂層設計,把整體漸進與局部突破結合起來,及時推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