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10:41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
□贾华强
我国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作为“四化”重要内容,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非常重要。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应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未来城镇化发展空间还很大。据有关部门预测,一方面,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城镇化还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从更长远的角度观察,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
还要看到,城镇化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相互促进的,应当统筹推进。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镇的繁荣与发展就没有基础和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繁荣”,落实好这一精神应处理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胡迟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制造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有效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国内的有利环境促使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要部分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前,市场、成本与资源条件的变化,使我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制造业应抓住机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制造业必须不断提升整合和运作全球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当今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技术的融合趋势与协同创新,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必须建立多项技术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对制造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它能够引导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质量,并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给出新的技术路径与运营模式。因此,未来应当选择恰当的技术路线、经营路线与政策路线来培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