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 王鸿达
三
随着大庆油田后期的开发,油田许多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富余人员分流,很多油田职工也下岗自主择业,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二次创业”的梦想。走进铁人工业园区,似乎能感受到每位创业者那份艰辛和对脚下铁人故乡的土地那份深厚情感。
孙利尧,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面带憨厚笑容的他,似乎与在商界打拚多年的他不太相符。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让人们记住了他和他的民菅企业,没用谁动员,带着数百万元的救灾物资和设备赶到灾区,在四川灾区龙池镇打通了一条救命路……
十几年前,孙利尧还在采油十厂当科长,有一次和他下过乡的北安县胜利乡来人到大庆找到他,问他能不能帮村里人脱贫致富。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孙利尧发动本单位职工和一些朋友亲属聚资凑了二百来万块钱,买了350头秦川牛运到村里,由当初下乡留在那里的知青和几个下岗哥们饲养。天有不测风云,刚刚养了两年的牛,被1997年10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雪冻死了300头,听到这个消息,他十分心痛!更让他着急上火的是,本想帮助下过乡的哥们和乡亲们致富,不但没有致富,反倒让他还欠下了向同事亲戚借下的上百万元外债。这笔钱他拿什么还呀?一时的压力让他和爱人夜不能寐,2000年单位有买断一说后,他和在采油四厂工作的爱人双双买断了,两人把买断的各自十七万元钱都还了外债。
买断后,孙利尧和四个一起买断的职工,连凑带借凑了50万元做为启动资金,注册了一个公司,正巧采油四厂一个矿上有个压裂的活让他们揽下了,他们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不久他从他妹夫那里听说北安监狱有个机械能加工很大的厂子,苦于没市场已停产了。他妹夫是那个北安监狱机械加工厂的总工程师。孙利尧就想机会来了,何不借船下海。利用对方的厂房、设备、工人生产油田所需的抽油管。当年,孙利尧就把生产的产品打向了长庆油田,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润170万元。接着他们又生产出来了套管、抽油机。
“扩大再生产,没有自己的厂房,我们就像一个游击队,我们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2003年恰逢红岗区铁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怀揣着对大庆家乡这片热土的热爱,让他毫不犹豫把自己的企业落户到这里。他投资3000万元,在铁人园区打造了第一个民营生产油建产品企业。
说起创业的摸爬滚打,身为共产党员的孙利尧说,人干什么都需要点铁人精神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了孙利尧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他立即在公司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议怎么支援灾区好,“这么大的灾难,大家都拿点钱去,谁来帮助灾区抢救人呢?我们去!”他果断决定组织人先赶到成都,后又打款180万在成都采购1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
12人的抢险救灾突击队员分两批乘机赶到了灾区,在都江堰市龙池镇抢险最需要的时刻他们来了,冒着阴雨,挖掘机和装载机轰隆隆开进了东岳村,突击队员们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就开始抢路。余震震落的巨石随时都有让他们车毁人亡的危险,可是没有谁退宿,他们知道这是一条抢救灾区百姓的生命路,多打通一分钟就多一分钟希望。每个人都把生死置之了度外。车挡玻璃破碎被滚下来的石头打碎了,操作手腿划出血了,嗓子又干又哑,挖掘机一刻也没停止,向前再向前……村民感动了,把仅有的鸡杀了送到他们手中:“‘铁人’兄弟,歇口气吧,吃点热乎饭吧!”多熟悉亲切的称呼呀,让每个人都无形中增添了一股力量!
“啥子是铁人哟,我们看到喽!”在南岳村一位叫覃天珍的老大娘逢人就讲。
在这十多天日日夜夜抢修道路的战斗中,当地的村民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大庆党员抗震救灾突击队员名字的,从东岳村到南岳村,累计36公里,修好6条道路、打通72处障碍、清理数十万吨山石,历经30多次遇险、1万多次余震……
当大庆突击队员离开南岳村时,在离村口不远处路边一块饱经沧桑的巨石上,当地的老石匠朱恭正凿完最后一锤,“大庆路”三个大字赫然呈现在人们的跟前。大庆路,多么响亮的名字!
大庆路,从冰天雪地人拉肩扛打的第一口油井到血雨腥风的四川抗震前线,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铁人留下的铮铮铁骨精神种子正一代又一代在大庆人身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