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建立促进信息消费长效机制

——解读《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2013年08月15日09:02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建立促进信息消费长效机制

国务院14日公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的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

稳增长的着力点

释放信息消费潜力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

“信息消费对稳增长、扩内需作用显著。现在信息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有理由期待今后会发挥更大作用。”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告诉本报记者。工信部相关测算表明,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

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以及基于信息网络来促进消费这3个方面。目前,我国的信息消费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据统计,2012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9300亿元。

“我认为信息消费完全可以成长为下一个支柱产业。”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表示,“因为信息通信基础产业本身就是支柱产业,此外,在别的产业下滑时,信息消费产业还在上升。去年,只是基于移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就达到1.5万亿元,还不包括间接的拉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也介绍说,2007年,我国人均信息通信技术支出是192美元,这意味着信息消费市场空间非常大。

目前,我国信息消费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不断转化为引领技术创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孕育新兴消费模式的现实引擎。同时,信息产品与服务与上下游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产业关联面很广。释放信息消费潜力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

惠民生的大平台

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

《意见》要求,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有效拓展等。

“促进信息消费不仅能稳增长、扩内需,还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民生。”徐愈表示,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民生,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通过信息化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大家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有更公平的待遇,还有利于降低行政费用。

《意见》中明确要求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并提出了推进优质教育和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平台,规范互联网食品药品交易行为,提高面向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能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具体要求。

可以想见,信息化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扩大了居民消费的选择范围,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