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建立促进信息消费长效机制

——解读《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2013年08月15日09:02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建立促进信息消费长效机制

信息消费推动转型升级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对信息消费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量化目标。

在当前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变小,房地产和汽车等消费增长趋缓的背景下,信息消费将成为实现内需驱动的有力抓手。单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这既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出了其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言而喻。

信息消费是居民为满足个人需求而购买的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消费。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从目前促进我国信息消费的基础看,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从发展趋势看,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政府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大大加快,企业在创新信息产品形态和服务形式方面会有更多作为。这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都将使信息消费成为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应当看到,信息消费具有与其他传统产品消费不同的特点,制造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可以为相关行业扩大产销提供空间。同时,信息技术还具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作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是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事实上,信息消费不仅能够提振内需,同样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但同时,我国信息消费也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就自身发展来看,我国信息产业还存在诸如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在专利和标准领域话语权不强,产品结构比例失调、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品牌等问题,信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同样艰巨。

信息产业技术含量高,对自主创新能力要求也高。因此,促进信息消费,应着眼于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高新和尖端技术领域,增强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研发,特别是核心技术掌控和运用能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保障。同时,要以扩大信息消费为基础,进一步壮大第三产业实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黄 鑫)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