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瑞典,幾乎所有未被大壩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護起來,以免受到人為開發的破壞。在美國,大約有16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過的聯邦《國家自然與風景河流法案》(National Wild and Rivers Act)中得到了保護,還有許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級的立法保護。
在加拿大和美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考慮到生態資源一直是當地居民在使用,所以採用居民以生態資源入股的方法,個人入股大約佔30%左右。隻要電站還在發電,還在創造經濟效益,失去土地的當地居民就不會為生存擔憂,他們一直與電站、與電力企業貧富與共。
20世紀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壩。這座水壩給埃及人帶來了廉價的電力,控制了水旱災害,灌溉了農田,然而也破壞了尼羅河流域的生態平衡。幾千年來定期泛濫的尼羅河水帶來的肥沃土壤,沖積形成了富饒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壩建成后,截斷尼羅河,阻擋了尼羅河夾帶的大量淤泥,使兩岸土地日漸貧瘠,尼羅河兩岸綠洲失去了肥料的來源,沒有足夠的淡水沖刷土壤中的鹽分,土地鹽漬化、沙漠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埃及這片美麗富饒的綠洲日漸消失。同時,高壩下游河段沉積物日積月累,使污染情況更加嚴重,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受到影響。1965年地中海產沙丁魚1.5萬噸,而大壩建成后的第二年(1971年),埃及海域已見不到沙丁魚了。尼羅河下游成了靜止的“湖泊”,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條件,阿斯旺地區附近居民的血吸虫發病率高達80%∼100%。
9.漫灣水電站屬於開發中的第一期工程。現在國家財政每年可從漫灣電廠獲得1億多元,其中,雲南省財政獲得5000多萬元,所涉及的4縣獲得5000多萬元。漫灣電廠和雲南省電力公司共獲得1.2億多元。漫灣電站對國家的貢獻是巨大的,但對移民的扶持顯得十分微弱。漫灣電站實際移民7260人,移民經費實際支出5500萬元,其前期補償嚴重不足,人均不到8000元,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據調查,在庫區淹沒前,漫灣地區移民人均純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11.2%,1997年庫區淹沒后,這些移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省平均值的46.7%,收入大幅下降。
田壩村距離漫灣電站大壩800米,漫灣大壩截流,村庄被淹,村民們不得不東一家西一家地搬至群山眾壑之間。有的村民說:“以前在河邊的土地灌溉很方便,而現在山上的土地沒有水,種不了糧食,要抽水上山就必須買設備、付電費,可是我們哪裡有錢呢?”由於無工可做,無地可耕,一些人隻能翻山越嶺背井離鄉去打工,有的人隻能依靠揀電廠的垃圾為生。
漫灣水電站規劃在計劃經濟時期,修建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運行在市場經濟時期。漫灣電站的周邊地區,類似田壩村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的困難懸在空中,反映、上訪多次都得不到解決。
漫灣水電站建成后出現的許多問題,超出了工程建設者的預料。移民普遍搬到了山上,開墾坡地,砍伐樹木,導致環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劇,滑坡與泥石流等災害頻發。在1993年蓄水后的很短時間內,就發生了100多處崩塌滑坡,財政拮據的當地政府找電廠交涉,電廠認為這是后期滑坡,自己沒有責任。
10.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流域面積10.5萬平方公裡,干流全長約1050公裡,地跨費吉尼亞、密西西比、田納西和肯塔基等7個州。在20世紀20∼30年代,該地區經濟落后,工業基礎薄弱,由於森林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洪水泛濫成災,加之交通閉塞、水運不通,環境惡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1933年,該流域人均收入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國會立法,成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TenresseeValleyAuthority,通稱TVA),開始了規模宏大的田納西流域治理工程,從在田納西流域建設水電設施開始,到40年代末,TVA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者。目前,TVA電力經營年收入達57億美元。TVA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控制洪水泛濫,擴大灌溉面積,通過航道建設,形成了1000多公裡的水運通航能力。1945年以來,水道吸引了30多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加速了地區工業的發展。沿河兩岸的工廠為當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多個就業機會以及更多的服務機會。
經過40多年的規劃和建設,田納西流域的自然資源得到了綜合和合理的開發,區域經濟得以振興。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國民收入比1933增加了34倍。可以說,正是從水電工程建設開始,TVA改變了田納西人的生活,把一個貧窮的田納西,建設成了以工業為主,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的田納西。水電工程帶動了田納西流域農、林、漁、煤礦、旅游等行業全面發展,徹底改變了這裡的貧困落后面貌,使其成為經濟充滿活力的地區之一。
11.負責水利水電的某職能部門,就反對在怒江建設水電站的意見(即“給定材料6”)准備予以答復。討論后,形成該部門答復意見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內容:
慎重考慮生態問題。力求對每條河、每個大壩的規劃設計都慎重對待生態問題,嚴格按2003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做好環評報告,就每座大壩的生態問題,制訂出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在不宜進行水電項目建設的國家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區、國家生態功能區等需要進行保護的區域內、劃定保護河段和保護流域區,禁止進行水電開發建設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設,徹底改變“技術經濟最優”的工程目標。水電建設必須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實現工程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慎重對待資源開發問題。在生態脆弱及生態具有特殊價值的地區,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資源開發道路。某些經濟落后地區有資源優勢,但這些地區的資源優勢是否一定能夠轉化為地區的全面發展,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轉化地區的全面發展,這些問題必須弄清。對以前那些資源開發規模上去了,但經濟發展水平並未相應提高的案例要總結教訓。
參考文獻:
胡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摘錄:
1.堅持生產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2.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83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06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2-20100025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14]2108-308號 | 互聯網出版許可証(京)字039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