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12:31 來源:湖北日報 手機看新聞
發展理念的根本轉換與重大理論創新
無論從當代生態文明理論還是從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實踐看,黨的十八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既意味著我國現代化發展理念的根本轉換,也意味著生態文明理論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項重大理論成果。這是因為:
第一,過去30多年主導我國現代化實踐的主要還是工業文明的發展價值觀,這種發展價值觀雖然使經濟總量得到了巨大提升,但也由此帶來了人和自然、人和人關系矛盾的加劇,對現代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協調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十八大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論斷正是針對這一發展難題提出的,它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理念的根本轉換和重大理論創新。縱觀人類發展理念的演變,大致先后經歷了現代化理論的單純經濟發展觀,以人為中心的綜合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這些發展觀對如何實現發展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它們或者隻關注人和自然的關系,或者隻關注人和人的關系,始終無法正確解決自然觀和社會觀的辯証關系,因此發展的后果是人和自然、人和人關系的不斷惡化。作為新型文明形態的生態文明把人和自然的關系置於人和人關系的基礎上予以考察,實現了發展觀的根本變革和轉換,標志著發展理念、發展境界的根本提升和重大理論創新。
第二,從生態文明理論的當代主要流派看,生態文明理論研究開始於西方,主要形成了三大主要流派,即生態中心論、人類中心論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理論。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的生態文明理論雖然在具體理論觀點上存在分歧和對立,但是它們的共同點是把解決生態問題的根本出路歸結為人類生態價值觀的變革,歸結為是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還是堅持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問題,它們這種觀點雖然對於人類反思自己的實踐后果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由於拘泥於抽象的生態價值觀,而脫離生產方式和制度維度談論生態問題的根源及其出路,最終無法找到解決生態問題的現實途徑。生態學馬克思的生態文明理論雖然堅持從生態價值觀、生產方式和制度批判的統一來找尋生態危機的根源和解決途徑,但是卻在實現生產方式和制度變革這一關鍵問題上表現出浪漫的烏托邦色彩,因而也無法從根本上將生態文明建設落到實處。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把人和自然關系問題置於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多維視角的基礎上予以解決,找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之路。
第三,黨的十八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論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創新和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雖然也關注到資本主義現代化對於環境的影響和破壞,由於時代主題的限制,生態文明問題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論述,但是他們關於人和自然、人和人關系的論述,為我們在現時代思考生態問題提供了科學方法論。黨的十八大報告不僅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而且抓住了生態文明建設中如何實現人和人關系的協調這一核心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和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化。(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