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灾难,无不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历经汶川地震惨痛破坏,中国设立了防灾减灾日,制定修订了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备受关注的公共建筑质量也经受住了考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报告显示,由于严格执行了基本建设标准,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并采用抗震防灾新技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公共建筑在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中表现良好,其中96.2%可使用或维修加固后使用。重建的学校、医院、体育馆和办公楼主体结构良好。
灾区重建的梦想,不仅仅是在废墟中筑起高楼,还要关注文化。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四川羌族人口损失了将近10%,为数不多的羌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伤亡严重。
震后,中国迅速启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在灾后羌族文化重建中把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民生、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如今,数以百计的羌寨、碉楼、吊脚楼,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修葺一新,灾区又闻羌笛悠悠。
地震噩梦已过,但对那些被强震深深伤害过的人们来说,生活仍然是场艰难的奋斗,心灵重建任务更具挑战性。
五年来,心理援助工作在政府层面得到进一步规范。2012年6月25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灾后心理援助的原则、方向和必要性。
9日至11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起的"中国第二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在北川举行,曾在灾区长期参与心理援助志愿者和全国各地心理机构优秀代表参加论坛,分享经验及接受专业培训,以提升心理援助的能力,帮助灾区民众战胜"看不见"的伤痛。
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安放的汉白玉钟表,指针永远指向14时28分,面对残破断裂的楼体,人们仿佛仍能感到山崩地裂的冲击,但时光已过了五年,汶川地震灾区正在重建家园中实现华丽转身。当灾区民众走出灾难获得梦想的新生,在多难兴邦的道路上,中华民族向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迈出了一步。(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李志晖 李惠子 刘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