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經濟日報: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鄭新立

2013年11月20日08:3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二、深化公有制實現方式的改革將使其更有效地與市場經濟融合

公有制經濟能不能與市場經濟對接,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解決的關鍵問題。21年前,當我們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時,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曾斷言,市場經濟隻能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之上,除非全盤私有化,否則中國是不可能搞市場經濟的。然而,通過探索全民所有制的實現方式,對國有資產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國有企業建立起以股份制為基礎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融合。在農村,通過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經營權歸農戶,使農戶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經營者,從而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實現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與市場經濟的融合。股份合作制是中國農民在改革中創造出來的,是勞動者的資本聯合與勞動聯合相結合的產權組織形式,是集體所有制的一種實現形式。運用這種形式興辦鄉鎮企業,農民既是企業所有者又是企業勞動者,既利用農戶零散資金辦一些單獨辦不了的事,又增加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實踐証明,對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實現方式的改革是成功的。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無縫對接,既有利於發揮公有制經濟的優越性,又有利於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在深化公有制實現方式的改革上,《決定》從有利於公有制經濟發展出發,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是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之后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新任務。由過去以管資產為主轉變為以管資本為主,有利於調整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有利於擴大國有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有利於國有企業在與各類企業平等競爭中提高經營、創新能力,有利於通過參股、控股放大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這是國有經濟實現方式的創新和完善,將使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更好地融為一體。

對於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實現方式的改革,《決定》提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農村土地制度的這些改革,將有利於土地的流轉,促進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有利於充分挖掘土地潛力,滿足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對土地的需求,對同步推進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土地作為短缺資源,隻有通過市場交換,使其價格反映稀缺程度,才能促使人們對土地利用的節約,使農民對土地的用益物權轉變為財產性收入的來源。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既保持了其公有性質,避免土地的買賣和兼並,又能體現其商品屬性,與市場經濟相融合。

《決定》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要推動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這種以股份制為基礎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與市場經濟高度融合的現代產權組織形式。員工持股使勞動者成為所有者,對於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三、分配制度的改革將進一步形成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機制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由於確立了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極大地調動了勞動者鑽研技術、改善管理的積極性,激發了生產要素的潛力,形成了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

《決定》針對當前分配領域存在的行業、地區和個人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從初次分配、再分配和分配秩序3個方面指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提出“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合理確定並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薪酬水平、職務待遇、職務消費、業務消費。“健全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由要素市場決定的報酬機制。擴展投資和租賃服務等途徑,優化上市公司投資者回報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在再分配方面,提出“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加大稅收調節力度”。提出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決定》關於分配制度的改革,體現了3個明確要求:一是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盡可能向居民傾斜,提高居民收入佔國民總收入的比重。這是提高居民消費率的需要,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首要任務。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強居民購買力,才能建立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二是調整收入分配結構,重點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通過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擴大就業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重要途徑。三是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實行收入透明化,取締非法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