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破除体制弊端 释放发展活力

各地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热议三中全会公报

2013年11月13日21:0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破除体制弊端 释放发展活力

政治体制改革强调民主与法制

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刘益飞长期从事基层民主领域的研究,三中全会公报让他对未来的改革充满信心。“公报提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进一步明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刘益飞说,“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如何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扩大基层民主尤为重要。例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都市通过设立村民议事会,变‘代民做主’为‘让民做主’,许多基层看似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在一次次的村民讨论中迎刃而解,这就是群众自治的力量。”

类似的探索在很多地区和行业不断出现。在三峡重庆库区梁平县,检察机关尝试“庭审人人评”,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加庭审,进行监督。监督员们毫不客气,对出庭语言的规范等提了不少意见建议。重庆检察二分院副检察长李存国说,三中全会的公报里,“民主”“法治”的分量特别重。三峡库区矛盾多、任务重,作为检察机关,更要主动了解民意,接受社会的监督。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书记周斌告诉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这个目标可以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水平,切实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三中全会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重要经验和胜利法宝,只有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党的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惠及亿万群众

“和过去的管理不同,治理更侧重于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平等互动。”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尹利民认为,公报中关于社会体制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之变,尽可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营造平等、互动的社会治理氛围,这将是今后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张行亮认真研读了全会公报,甚至数了数“改革”一词的提及次数:59次。他说,老方法不顶用、新方法不会用、狠方法不敢用,这是农村干部目前在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三中全会公报明确要求我们创新社会治理,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公报中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

“这是改革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力度最大的一次突破。”中共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王玉虎在电话中兴奋地说。

王玉虎认为,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实行生态补偿制度、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从根本上确立了生态保护工作的理念、措施力度和制度基础,它必将开启一个符合全国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生态文明构建新时代。

昆明市环境保护联合会秘书长傅维平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让老百姓有好的生活环境,是未来最大的挑战。三中全会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希望这条路能坚持走下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留给后代。(记者岳德亮、叶前、欧甸丘、叶建平、鲍晓菁、朱国亮、高皓亮 彭菁、马勇、王晓磊、李萌、邓中豪)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