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基本公共服务阳光照亮13亿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做好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努力让基本公共服务阳光照亮13亿人。
兜住底线,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医疗、养老、居住、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事关群众衣食冷暖,也是基本生活的“底线”。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努力做好最基本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以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研究制定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等作为改革重点,同时有序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一张全覆盖、保基本的民生保障安全网逐渐织大、织密: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职工和城乡居民制度转移接续的工作流程、制度安排和政策衔接;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今后5年,我国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保障和改善民生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由政府兜住底线,用社保安全网覆盖最大多数人,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
补上短板,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空气不再那样清新,阳光也不再那么澄澈,绿地越来越少,天空少了鸟儿的踪迹……我有一个梦想,要让家乡的天空变得湛蓝。”这是江苏新沂市钟吾中学初一学生于雨璇的梦想。
进入11月的第一个周末,华北多地再现雾霾,局部地区重度污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四分之一国土面积和近6亿人受到影响。
如今,空气质量、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已经超越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需求,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切的诉求,也是政府工作中亟待补上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