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明浩 谢振华
2013年08月02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 |
核心阅读
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农村垃圾样多、量大,逐步向城镇“看齐”;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农民环保意识的淡薄,一些乡村正被垃圾“围攻”。
没有干净整洁的乡土中国,就没有完整意义的美丽中国。“垃圾围村”,如何求解?“市场运作、承包经营、社会化服务”——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垃圾处理市场化的尝试效果怎样?
逼出来的市场化
铺门镇,是贺州的南大门,下辖24个村1个社区,人口6.9万,素有“贺州小粮仓”之称。
如何处理镇头村尾越来越多的垃圾,曾让镇党委书记严省益头疼不已。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亲们腰包鼓了,消费向城里看齐,垃圾也与城里‘接轨’了。”严省益说,以前,农村垃圾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可通过堆肥、自然腐烂等方式“消化”;而现在,农药瓶、化肥袋、农膜、塑料袋等“难消化”的垃圾越来越多。
更令人着急的是村民们似乎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越来越多的垃圾“习惯了”、“无所谓”。一些人甚至随意把垃圾丢在房前屋后;稍微讲究些的,丢到偏僻角落;还有些村民索性把垃圾倒在河边,等下大雨冲走。
镇里有一个环卫站,4名环卫工人只能勉强应付集镇几条主街道的卫生;镇卫生院、农贸市场、中小学等镇直单位各自聘有人数不等的环卫工人,“各人自扫门前雪”。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几乎空白,“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赶上上级要来检查,镇里才组织人力“突击”清理下实在“惨不忍睹”的地方。
改变的契机,始于今年3月。
当时,贺州市正式启动“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城乡”、“清洁江河”3个专项活动。5月2日,广西正式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派出8万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用2年时间帮助、指导乡村群众“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同时规定,对作风不实、违纪违规、清洁乡村不力者,将进行诫勉谈话,乃至免职撤职。这场“美丽风暴”,让严省益既因看到上级要“动真格”而高兴;又因财力、人力有限,群众积习难改而备感压力。
“买垃圾车要钱,建垃圾池要钱,增加环卫工人要钱,而‘乡财县管’之后,镇里每个月只有一两万元的办公经费。钱从哪来?”严省益说,上上下下都将“清洁乡村”视为“一号工程”,实在“坐不住、等不起”。
想干事,总会有办法。开会、讨论、碰撞,“市场化运作”思路慢慢浮出水面。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