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废墟上炼成“中国经验”——汶川地震救援和科学重建的启示

2013年05月13日08:4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让汶川告诉全国:毫不松懈的防灾意识

“快,快,赶紧撤离!”摇晃中,老师一手紧紧地扶住讲台,一手快速有序地组织学生撤离教室,待所有学生离开教室,教师才最后撤离……网上流传的这段感人视频,记录了芦山地震发生时,雅安市名山第一中学高玉华老师的临危不惧,她在最危险时刻定格了“学生优先”的高尚师德。

“生命安全不能总寄望于奇迹的发生,而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弱小的高玉华老师,面对灾害,缘何能做到如此淡定、有勇气?她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学校做了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平时学生每天课间出操,也要按规定的应急路线下楼。正是坚持日常训练,增强了师生的应急能力,地震来临时,虽然教室有损坏,但3000多名学生却无一伤亡。

这样的日常演练与汶川地震中“零伤亡”的桑枣中学何其相似;这样的防灾观念与“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如出一辙。

天灾难以避免,经验弥足珍贵。5年来,灾区已成为学校,废墟成为最生动的教材,对中国人进行了一场生动而又深刻的防灾减灾教育:

在映秀的汶川地震震中纪念馆中,沿参观路线拾级而上,走过惨烈的灾害、悲壮的救援、豪迈的升华,“重头戏”就是让参观者了解地震、应对自然灾害、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走出震中纪念馆,沿着岷江逆流而上,能看到汶川地震的水中村落遗址、农房遗址和山石遗址……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大地震的“鬼斧神功”,让人心生敬畏,深深地思考如何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5年来,灾难的伤痛记忆正在远去,但防灾减灾的观念却始终萦绕。经过地震磨难和洗礼的四川,科学总结和运用抗震救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带领全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迈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为中国防灾减灾史上的“里程碑”,经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

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对“十二五”期间的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部署……

多一分准备,少一分损失;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从汶川大地震的血泪和废墟上生成的“应急预案”,不仅仅摆在干部的案头,更要落实到每个干部的口头和手头。仅仅5年时间,地震应急体系建设从中央已经覆盖到县级政府,各地都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使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不仅从灾难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更在深刻思考、积极改进,国家的行动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王昂生教授如是说,他欣慰地看到,这次芦山地震中,雅安市的8个区县,从宝兴县到天全县,从芦山县到荥经县,都有了应急预案,都成为“非常时期”地方政府从容应对灾害的“行动指南”。

让汶川告诉世界:建设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最初我只是看到了一些重建的规划,但仅仅两三年,就取得了飞速的进展。我不得不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庞大的灾后重建工程,表现出了中国人致力于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活的决心和能力。”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奥斯汀·拉姆齐对汶川的灾后重建进行了回访,灾区的所见所闻,让他赞口不绝。他洞察出灾区重建的“中国经验”是: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中国有制度、有能力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援助欠发达地区。

受到感染和震撼的不仅仅是奥斯汀·拉姆齐。过去5年中,每个再度来到汶川地震灾区的人,都惊叹于“天崩地裂”的灾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崛起了民族特色的藏羌新居,古色古香的巴蜀老街,白墙灰瓦的川北农房,欧洲风情的山区小镇;

曾经痛不欲生的受灾群众,开始重新品尝生活的甘美,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不是简单地再现曾经,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样,而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传承民族文化……

为什么重建的速度这样快?为什么重建的变化有这样大?每个人都想知道壮阔豪迈的重建史诗是如何书写的。

“唐山大地震时,国家的条件比现在差得很多很多,可是短短几十年,新唐山是那样的美丽。唐山人能够做到的,汶川地震灾区的人民也一定能做到!”“房子倒了,但我们还有一块土地和一双手,不能坐等救助,必须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灾区的干部群众如是说。正是灾区人民乐观向上,不等、不靠的自救精神,成为灾后重建的巨大动力。

国家是灾区的后盾,中央财政累计下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超过1500亿元,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中有1/4投向汶川灾区……

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计划”惠及广大灾区,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浙江—青川、广东—汶川、山东—北川、江苏—绵竹……“一省帮一重灾县”,18个援建省与灾区,过去相隔遥远,现在却密不可分,援建省向灾区输出技术和管理,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恢复并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年来,废墟上重建家园的伟大实践,不仅仅属于四川,更属于整个中国。从废墟中浴火重生,灾区矗立起来的不仅仅是建筑,更矗立起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在灾难的洗礼中成长,灾区崛起的不仅仅是新城,更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力量。(记者 张玉玲 王斯敏 王国平 李晓东)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