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假肉假蛋冲击欧洲食品业信誉

2013年04月15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监管环节——

重安全轻假冒

“马肉风波”发生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正在对涉案企业进行调查。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主席斯塔范·尼欧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怕的不是“马肉”,而是由此引发的“恐惧效应”在不断扩散,进而会伴随着消费者对欧洲统一大市场的信心丧失,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食品科技专业教授克里斯托对本报记者说,“供应商和零售商都十分看重价格因素,瑞典加入欧盟以后,农业政策激励企业以低成本高收益相互竞争,但竞争机制和食品环境有时候无法实现可持续性平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媒体工作者告诉记者,“这根本就是价格战,在东欧马肉很便宜,有很多人在东欧收购那些残弱的马,经过加工之后运到其他国家销售,而这些马很有可能是服用过药物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食品营养安全系一位已退休的教授对本报记者说,每个公司都有责任做好食物检测,食品安全部门也要履行责任,这显然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监管上的失误。

欧盟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事务委员托尼奥·伯格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的劳工制度虽比较完善,但是一些公司也存在违法乱纪问题,一定要整肃法纪。

谈及“马肉风波”,法国消费者协会食品安全专家夏尔·佩尔南对本报记者说,欧洲有十分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但都是卫生安全方面的。在实际生活中,官方的和专业的监控与检测多是围绕细菌指数是否合格、食品是否有杀虫剂和霉菌污染等问题展开的。这次用马肉冒充牛肉的作弊行为,通过卫生安全标准检测是无法发现的。

“然而,消费者并不仅仅满足于食品有卫生安全保障,他们还希望买到手的食品与标签上的标注相符。”夏尔·佩尔南认为,为满足消费者这方面的要求,就必须有新的法规和监控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加工供应链越来越复杂。比如在瑞士等国超市中发现的掺有马肉的速冻肉酱面,竟有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5个企业参与其原料供应和加工过程!因此,要对食品加工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监控和做好标识工作,以防止作弊行为的发生。

夏尔·佩尔南表示,“马肉风波”加重了消费者对欧洲食品加工业的不信任感。欧洲食品加工从业者将不得不做出改变,要致力于保证向消费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食品。“作为保护消费者的组织,我们正推动建设食品溯源管理体系,加强标签规范化,寻求实现每一个环节都是可溯的和安全的。要解决食品加工和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单靠从业者的承诺和检测还不够,需要建立独立的公共监控机制”。

(驻外记者黄发红、商璐、刘歌、崔悦、张杰、王芳)

>> 点  评 <<

史利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走在世界前列,其食品供应链具有相对完善的溯源系统。在如此严格的环境下,发生“挂牛头卖马肉”和有机鸡蛋造假等事件,共同原因是经济利益驱使与监管不到位。

“马肉风波”集中反映了部分欧盟国家食品供应链的复杂与混乱。食品供应链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所组成的整体。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延长,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食品质量问题责任划分,市场需求与生产的统一等问题被逐渐放大,导致协调与监管的难度增加,这也为非法牟利分子掺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灭火式”的管控措施固然重要,短期内确实能使类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但如何从源头上杜绝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首先应从政策层面上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并进行全程监管和控制。其次,应从资金力度上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各国政府加大了相关投入,并不断改进检测技术与手段。但出于检测成本的考虑,目前检测尚未完全覆盖所有环节,同时样品检测频率也比较低。再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对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可及时召回。马肉究竟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并非问题关键,重点在于要重塑整个社会对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体系的信心。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