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贺
2012年12月25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据文化部统计,目前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数量达6200个,年服务人次近1700万。各级公共图书馆拥有计算机近15万台,普遍具有数字资源提供能力。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于群透露,2012年中央补助地方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专项资金达2.76亿元。
于群说:“中国面积大、人口多,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而且越到基层,文化资源和服务能力越薄弱,这就需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延伸作用。怎么把这种作用发挥出来?就要靠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字技术跨越地域和资源限制,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突破口。”
除了公共电子阅览室之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数字图书馆也是颇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文化惠民工程。今年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10周年,经过10年建设,已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服务网络,覆盖全国60.2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9%),部分省(区、市)正在向自然村延伸。“进村入户”把文化科技知识送到了农民的家里,成效巨大。
截至2012年12月,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人次达616万,突破12亿人次的基层群众受益。
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为弱势群体改变命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有农民工2.45亿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53亿。相对于他们庞大的人数,能够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还较少。姚杰说:“尽管这两个群体到馆人数增长较快,但和总数相比,还是少的。”她认为,一方面是宣传不够,很多人不知道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是免费的,也不知道有哪些适合自己的项目。另一方面,投入不足也使基层文化单位服务能力受到了限制。姚杰说,有些县图书馆十几年没买过一本新书。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的年购书经费只有2万到3万元,只能订几份报刊,买不了多少书。她盼望国家能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