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人事頻道平台首頁

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

2012年12月10日09:43    

9.下面是記者就我國糧食問題對國家糧食局領導Z先生的採訪摘錄。

記者:您能不能介紹一下目前國家糧食庫存的情況?

Z先生:這幾年糧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因為連續幾年大豐收,所以到年末庫存相對穩定。國有糧食的銷售,不算2008年的收購,也可銷售1年多。

記者: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我們的糧庫庫存有假,您怎麼看待這種聲音?

Z先生:我們這幾年的抽查,包括我們當前掌握的情況,都表明我們的糧食庫存量是真實可靠的。

記者:人均耕地面積在減少,您對此怎麼看?

Z先生:耕地是在減少,但黨和國家對這個事情非常重視,18億畝耕地的紅線是不能破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保証。18億畝耕地,意味著我們能夠保証糧食產量至少在1萬億斤以上,從現在的消費水平看,這能夠讓我們的糧食供求基本平衡。

記者:2008年大家對糧價問題都非常關心,您覺得糧價什麼時候會見底,大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價格水平?

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糧食品種小麥、稻谷、玉米供大於求。在這種情況下,糧價很難漲得很高,如果說出現了糧價漲得很高的情況,國家也一樣有能力採取措施來平抑。我們有足夠的庫存,使價格保持基本穩定,對此我們很有信心,也請大家放心。但是對於有關部門來說,要解決好糧價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想方設法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一方面要提高農民種田補貼,另一方面要通過技術手段調控好農業物資的價格。如果這兩方面的問題解決好了,糧價問題或許根本算不上一個問題。

10.據悉,今年我國糧食總產有望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實現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連續5年增產。但某專家認為,我們絕不可高枕無憂。他說,從長期來看,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農產品作為發達國家重要的金融工具,將一直被作為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工具使用。伴隨著生物能源大面積鋪開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就是明顯的例子。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幾十年前曾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轉基因產品,是美國控制糧食的手段之一。比如玉米,原產墨西哥,是當地人的主食,美國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的轉基因玉米大量進入墨西哥,結果是墨西哥農民必須向美國購買轉基因玉米種子,而美國則把自己的轉基因技術當成受保護的專利。這是要挾以此為生的其他國家農民的專利。

他認為,國內情況不容樂觀。近年隨著農資價格大幅上漲,農民的生產成本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積耕地荒廢,我國農民的種糧意願在下降。政府補貼趕不上化肥、農藥等農資上漲的速度,今年,化肥與農藥價格等均處於上漲期,即便在政府預算安排“三農”投入5625億元的前提下,部分雙季稻主產區仍有雙季稻改種單季稻的趨勢。

11.今年9月胡錦濤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網上有作者發表了一篇談糧價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要鼓勵糧食生產,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糧價和補貼,降低農資成本。但種糧補貼受制於財政狀況,不可能無限擴大。所以,糧價才是糧食政策的關鍵。對於增加農民收入而言,糧價上漲比增加補貼要實惠有效。按2007年的糧食產量,中央財政1028億元的種糧補貼攤到每公斤上為0.2元。也就是說,糧價每公斤再上漲兩毛,農民兄弟就能把從中央財政獲得的種糧補貼掙回來。這兩毛錢的漲幅,按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75.92公斤糧食來算,人均支出僅增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漲五毛呢,那麼就可以增加農民收入2570億元,而這換成財政補貼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實現。因此,隻要糧價上去了,農資價格漲一點沒關系,補貼低一點也沒關系。

我們現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糧價,是擔憂糧價上漲影響低收入人群,其實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因為農民基本上不需要買糧,完全可以種糧來滿足自己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糧價上漲影響的是城鎮居民,尤其是城鎮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這種影響完全可以通過補貼來避免,而且這種補貼,要遠比種糧補貼少。我們可以測算一下,2006年城鎮居民低收入戶的人均糧食消費為78公斤,按佔城鎮人口比例20%計,為11541萬人。假設糧食價格每公斤上漲0.2元,那麼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糧食消費15.6元,如果這部分錢全部由財政來補貼,僅需18億元,遠遠低於1028億元的種糧補貼。即使財政給所有國人都補貼,上漲0.2元,也僅需支出200億元,還是要比種糧補貼節約。

糧價上漲的受損者,一是政府。因補貼低入人群而支付財政資金,但前面算過,規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損者則是城鎮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這部分支出對他們的消費總支出來講並不大,相信不會產生重大影響。農村支持城市那麼多年了,現在確實該城市反哺農村了,提高糧價其實是效應最直接的一個反哺政策。

因此,在當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糧價是關鍵之策、點睛之筆。

分享到:
(責編:吳思瑤(實習)、董宇)

最新公告

最新公示

模擬考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