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李保國精神內核解析(一)【3】
2016年06月27日15:52 來源:河北日報數字報 手機看新聞
(三)
李保國是怎麼成為“李保國”的?
我們該如何成為“李保國”?
本該是含飴弄孫之年的李保國,曾向本報記者回憶起兒時奶奶常說的話:人一輩子得做點讓別人好的事。他仍記得奶奶當年朴素的話語:“這小子有出息,將來一定能做成點事。”從那時起,這“做成點事”的情愫便融入李保國的血脈。
若干年后,已投身山區開發的李保國這樣說,太行山人民為我國革命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授,有責任、有義務為太行山人民脫貧致富干幾件實事。
李保國還經常說:“干成點有益於人民的事,什麼時候想起來,也是值得驕傲的。河北的山嶺都綠起來,父老鄉親都富起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
不忘初心、守得住初心,成就了李保國朴實無華的一生。而朴素情感一旦升華為信仰追求,就會迸發出更加強大的動力。為了“做成點事”的願望,為了“值得驕傲”的事業,他的足跡幾乎踏遍太行山,身上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百姓。
成長的道路上,從來少不了義與利的碰撞,得與失的取舍……李保國有著怎樣的胸懷與智慧?
“大事”與“小事”。李保國的事業很大:全面小康,難在農村﹔脫貧攻堅,重在太行。李保國抓的事又很“小”,小到一家一戶、一枝一葉,小到對農戶“死盯、盯死”。村民不懂無公害果樹技術,他就手把手教﹔有村民不敢嘗試,他自掏腰包幫他們試用新技術。“西裝革履的樣子,怎麼和農民坐在一個板凳上?”“土得掉渣,農民才能聽得懂、聽得進。”一位素昧平生的普通核桃種植戶打來求助電話,他會星夜兼程往返1000多公裡做指導。原因很簡單:“核桃修剪一年就得趁這幾天,要不就晚了。”
“大賬”與“小賬”。“要是每次都想那麼多,這些年我也就干不了那麼多事了。”從綠山延伸到富民,從省內拓展到省外,幫扶從相識的到不相識的,李保國從不講什麼分內分外,也從不寄希望於“等靠要”。為了做技術指導,他曾經在石家庄一天轉了4000畝蘋果園。有人說:“這樣干太辛苦了!”他說:“早一年進入盛果期,一畝地可以增收4000斤蘋果,按一斤蘋果賣兩塊錢算,一畝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畝地是多少啊?3200萬啊。我一個人辛苦一天的事兒,多值啊!”
“大家”與“小家”。李保國有三個“家”:城市裡的家,各個幫扶村裡的家,越野車裡的家。作為生活伴侶,李保國與妻子用心呵護自己的小家﹔作為工作搭檔,夫妻倆更牽挂著科技扶貧事業這個大家。為駐村搞課題,夫妻倆曾一度將老母親和幼子接到村裡,一住就是4年。精准扶貧不斷推進,幫扶的地方越來越多,夫妻倆長年以車為家,一年行程4萬公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小家的付出,為無數個貧困家庭點燃了希望。
“你不知道我在底下跑著有多‘享受’。”李保國是如此快樂。他經歷了奉獻的艱辛,更體會到收獲的喜悅。
一段“誰成就了誰”的對話,或許能揭示他的“快樂因子”。在李保國指導下,1000多口人的崗底村就有191名果農成為初、中級果樹工藝師,成為全國“持証下田”第一村。大家說,是李保國成就了他們。李保國卻搖搖頭:“沒有你們我哪來的科研成果,不是我成就了你們,而是你們成就了我。”
一段吃“百家飯”的佳話,或許能展現他的“幸福生活”。今年春節,李保國到崗底村基地,鄉親們聽說后一定要請他吃飯,從正月初六一直排到正月二十二。他一天要吃六頓飯,早晨兩頓、中午兩頓、晚上還要兩頓,老百姓千方百計地請,他怎麼也舍不得“得罪”他們。 “有人這麼真心實意念著你,敬著你,這還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太行山高,可以呼遠。”時代呼喚更多的李保國。
“保國走了,但我們的團隊還在,我們一定會把他沒來得及干的事干完、干好!”
夢想在延續,精神在延續,事業在延續。已是而立之年的“太行山道路”越走越寬,河北農大的“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已奔赴貧困鄉村。
爭做李保國式的合格黨員的熱潮正在興起——每一個細胞都充滿活力,黨的肌體就會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