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老人與樹

雲南省保山日報社 蘇加祥

2014年02月27日15: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栽下一棵樹,就會綠出一小塊,栽下幾棵樹就會綠出一大片。早在前幾年,楊善洲就向組織上遞交了這樣的遺囑:假若我某天死了,請組織上把我的遺體火化后撒在大亮山林區的樹根上……

昔日曾是一片枯葉敗草、壘壘黃塵的施甸大亮山,眼下已是群山披翠、到處是碧波蕩漾的綠色林海了。走進大亮山,你總是難以忘記一位老人,難以忘記這位老人親手種下的一棵棵樹苗——

“山不綠,地瘦薄,這是山裡窮困的根子。我們不能不種樹啊!”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任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就曾到施甸姚關、酒房、舊城、萬興等鄉鎮做過廣泛的調查,由於前些年的亂砍濫伐,致使地處施甸偏僻角落的大亮山一帶,山不長樹,地不產糧,隨之引發了惡性循環:生活在周圍的擺田、雷打樹、芭蕉林、舊城村、芒鼻村等十多個村寨的苞谷成熟周期長達240多天,最高畝產僅200來斤,群眾生活處於“一人吃3畝,3畝不夠吃”的困難境地。糧食產量低,便靠毀林開荒擴大種植面積來增加食糧。據調查,當時大亮山附近這幾個村寨的開荒面積每年以50多畝的數量急劇遞增。看著這生態環境即將被逐日“吃”掉的現狀,老人心中異常沉重。他走進農家,見到農戶家鍋裡煮的仍然是山藥、野菜,禁不住含著淚水握著農家主人的手說:“已經解放30多年了,還叫你們挨餓,我這個當地委書記的,實在不稱職啊!”在那段時間裡,他戴著竹帽,穿著草鞋,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徒步行走了24天,走遍了姚關、擺朗、萬興、酒房、舊城等地的山山水水,哪個山頭能長草,哪個山頭能植樹,他都了如指掌。一些山民跟他反映說:“山上沒有樹,天旱地裡顆粒難收﹔雨季,一遇暴雨就山洪暴發。俗話說‘靠山吃山’,這樣下去,日子怎麼過呀!”老書記聽后十分痛心地說:“毀林開荒,山不綠,地瘦薄,這是山區窮困的根子。鄉親們,我們不能不種樹啊!”從此,老書記決心回家鄉改變大亮山的荒涼、絕綠的面貌,實行“種樹扶貧”的計劃。1987年,年滿60歲的楊善洲從地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后,謝絕了安排他到省城養老的照顧,毅然向組織上提出了進大亮山創辦林場的要求。

“栽下一棵樹,就會綠出一小塊,栽下幾棵樹,就會綠出一大片。我就不信這山綠不起來?”

面對一片荒涼的大亮山,當地山民曾經有著真切的感受:“黃塵滾滾無躲處,豺狼嚎叫骨頭酥!”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植樹造林,實在叫人難以想象。當時曾任過大亮山林場支部書記的自學洪說過:大亮山留給我們幾代人印象就是“雜草叢生,坑坑窪窪,一片荒涼”。老書記邀約我與他一起在這裡造林,我當時真懷疑:他到底能種得活幾棵樹?

1988年3月,老書記跟他臨時組合的幾個林場工人用馬馱著鍋灶、行李走進了大亮山。第一天,他們用樹枝搭好一個大大的“葉子棚”,整個林場的工人都擁擠在這個比《瓦爾登湖》作者蘆梭住得還更為簡陋的“茅屋”裡。據老書記回憶,當天,可能是老天爺有意跟他們過不去:剛剛進入午夜,突然刮起了狂風,將他們的“茅屋”攪得天翻地覆,林場工人們好不容易在枝枝杆杆的擠壓下掙脫出來,但挾著黃塵的狂風又迷得他們睜不開雙眼﹔還不時傳來“嗚、嗚”的不知是豺狼還是野狗的嚎叫聲,叫人毛骨悚然,幾個人隻好連夜把鋪蓋行李挪到山岩下遮風的地方。那天夜裡,老人徹夜難眠。親身體驗著高山之上這惡劣的自然環境給人帶來的災難,他想,改變這種生態環境,實在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否則,山下的農民永遠也不會從貧困中掙脫出來!他從馬馱架子上拿下他平時用花盆培養出來的價值數萬元以上的雪鬆、臘梅、杜仲、杉樹苗,點著鬆明火,一株一株地栽在葉子棚周圍。等他把樹苗栽完,轉回身來時,一陣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那晚,他們隻好鑽進馬馱子下面,度過了一個黃風、暴雨之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