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喜聽他們說“羊話”

甘肅慶陽 張兵兵

2014年02月27日14: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滄桑正道

歷史隻能表明過去的輝煌,現實依舊很殘酷。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革命戰爭年代做出了重要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在幾十年來的發展中,他們卻要經受大自然的無情肆虐,干旱少雨,災害頻發,雨養農業,廣種薄收,脆弱的農業基礎讓他們的日子始終過貧寒淒苦,“吃飽了飯,但一直過得緊巴巴的”,貧困的陰影,像一條冰涼的毒蛇伏在心頭,讓他們無助、無奈甚至無望。

脫貧成了最大的難題,致富成了美好的夢想。北部的環縣是典型的干旱貧困縣,曾經有人斷言是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這裡山大溝深,地廣人稀,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深處裡的人們,“吃飯靠天、交通靠走、通訊靠吼”。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盤繞著,看似雄渾壯觀,實則嚴酷異常,地是褲帶田,也是“跑肥、跑水、跑土”的三跑田。農民們一生隻堅定一個信念,在祖宗留下效益低下的土地上掙扎著,拼搏著,就能填飽肚子,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慘淡日子,再苦再累也得承受。這裡除了黃土之外,什麼都缺,他們除了苦干之外,別無選擇。農村成了最艱苦的地方,農業成了最危險的產業,農民成了最廉價的勞動者。

“這種局面決不能長期維持下去!”市縣兩級政府下了決心要改善這裡的基礎條件,要培育讓群眾增加收入的產業。一句話,要讓農民過得輕鬆些、體面些、有尊嚴些。

“脫貧致富,基礎先行。”政府大規模地搞起了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幾年的努力,一切都發生了歷史性改變:一條條道路在市縣鄉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艱辛努力下修通了,有了路,就與外邊的世界聯通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與之劇增﹔一塊塊保水、保墒、保土的口糧田在政府投錢、群眾投勞下建成了,群眾的勞動就有了盼頭,即使持續干旱,也能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即便很偏僻的大山深處,也通了電,日子過得亮堂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數以萬計的家庭修建了“母親水窖”,引來了天上水,這裡生活的人們,從此不再為了人畜飲水問題而倍受艱難,費盡周折。

站在山之巔,俯視山下,規模宏大,氣勢空前的梯田建設成果讓人振奮﹔一條條進村通戶的砂石路在大山腰盤旋著﹔遠處農戶門前的集流場在陽光照耀之下更加清晰。當代的“愚公”精神讓人更加感慨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干不成的事,隻有干不成的人。政府、群眾齊心協力,合力攻堅,山區的發展畫卷讓人感奮:這裡的人們從此告別了行路難、飲水難、種地難和用電難的問題,人背驢馱成為歷史,整齊劃一的電線杆,送去的是光明,也是溫暖。

“現在條件好多了,弄啥都方便了,還是國家好,國家不忘我們老百姓。”群眾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有了這個條件,就是怎樣能讓我們過上好一點的日子,還是個難題,我們一直缺錢,太缺了……”群眾的話是發自肺腑的。生產生活的條件是明顯改善了,他們的發展成本是降低了不少,可怎樣增加收入,讓他們的錢包一天一天地鼓起來,不再因為缺錢而過得困難重重和淒苦無奈,是擺在山區群眾和各級干部眼前的一個難題,也是市縣政府要傾心突破的大事、難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沒有走不通的路,隻有走不出去的人。”這不是一句口號,這是一種信念,是一個從貧困中走出,邁向小康的動員令。

山大溝深,種庄稼隻能填飽肚子。要增加收入,賺更多的錢,必須另找出路。這個縣素有養殖的傳統,養羊是個穩當的發展路子,縣北的許多農戶幾十年來,一直發展著羊產業,日子過得還很滋潤。過去是放養,現在是圈養,收入比種地好多了。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就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也這樣以“星火燎原”之勢慢慢地發展著。

“群眾有了這樣的發展勁頭是好的,但他們的養殖還是粗放的,低效益的。”政府要在群眾發展的基礎上大力引導。市縣財力支持,扶貧、畜牧部門緊盯不放、步步為營。省市老促會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貢獻綿薄之力。有了政府的科學化推進,有了社會的認同和參與,各項工作扎實穩步推進,市縣鄉相關職能部門從良種選擇、牧草種植、疫病防治、科學飼養和市場銷售,全部予以精准服務,農民在這等“嚴格”的規范下,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干一年略有成效,干兩年效益明顯,干三年以上就能穩定脫貧……

基礎建設,一勞永逸﹔增加收入,脫貧致富,卻要走很遠很長的路。一個鄉鎮的專業養殖村有這樣一副對聯:學技術,育產業,科學發展﹔念羊經,發羊財,養羊致富。在大山裡走一天,隨便到十幾戶農戶家裡看一看,就能真切地領略到這個縣正在實現並將全面實現“漫山遍野種草、千家萬戶養畜”的特色產業發展路子。

“什麼事情也干不成,就養羊。別看這個事,還真的帶動我們發展了。過去是在山上放,現在是圈養,這樣既保護了生態,也增加了收入,是個大好事。這幾年能這樣發展,關鍵是政府抓的緊,服務的到位,培訓是年年搞,月月搞,我們都內行了,做的很好。”一位村主任的話很令人鼓舞。

為了提高群眾的養殖水平,達到應有的養殖效益。市縣鄉村四級努力將各項服務工作做到 “家”,制度建設不留空白,服務上一個都不能少,各項工作都做到了精心化,群眾每戶都有縣上印發的《肉絨羊養殖技術讀本》,他們津津樂道地提及營養搭配、良種引進和疫病預防時,我們感到新鮮,也深受感染。當我們把一件看起來簡單的事情用心去做時,就會發現其中是有大文章的,這裡的群眾個個臉蛋是通紅的,說起話總很純朴很動聽,與他們交流,就不禁要想到他們雖然身處大山深處,可眼界一天一天地變寬,思想一天一天地提高,脫貧致富的路子,就會越走越有希望,越走越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