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 匡芳
我們的偉大祖國已經度過了64歲的生日,64年,在歲月的長河中也許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在人們的記憶中卻是一幅循序漸進、越來越好的改變史。1949年至2013年,黨領導我們走過了64年,從誕生之日到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讓我們這些聽說過或親身經歷的人感受至深。
在感喟時間飛逝的日子裡,人們感受最深的莫過於“變化”二字。這變化小到我們周圍的吃飯、穿衣、住房、乘車,大到我們的環境、城市、國家和社會。睜開眼睛看看周圍,一切都變了,變得我們經常認不出來哪兒是哪兒。變化之大讓人們不敢想象。孩提時對著天空數星星時的夢想實現了,少年時帶著紅領巾憧憬的美好生活實現了﹔梁啟超先生“少年中國”振興中華的強國夢也在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建國64年來,唯一不變的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經過64年的奮進,我們的國家終於從原來一窮二白的面貌變成了今天國力強大、繁榮昌盛的新中國。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一個小知識分子,我經常可以從人們的喜悅和感慨中感受到中華大地上時刻發生著的點滴變遷,那是一個民族的強勁脈膊跳動,是中華兒女共同的驕傲和自豪。
“五千年無數中國夢,內容始終一個,那天我中國展步,何時睡獅吼響驚世歌,沖天開覓向前路,巨龍揮出自我,要中國人人見歡樂,笑聲笑面長伴黃河……”前些時,時而聽見女兒哼唱著這首歌。當“中國夢”三個字傳入耳中,想到自己親身經歷和見証的身邊關於衣、食、住、行的變遷,一種感動和驕傲的泉流頓時在心中汩汩涌動……
衣
我家住在武漢西部的江漢平原上。古老的漢江養育了一代代中原人民,靜靜的走來又流走,奔涌的江水承載了太多的榮譽和苦難,造就了鐵打的炎黃子孫。
小時候的記憶裡,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衣服的數量就那兩三件,且大都是自己買布料后做出來的。一件衣服往往要穿好幾年,很多破的地方都打了補丁,繼續穿。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那時不論家裡有多拮據,父母總會想方設法給我們每個人弄上一套新衣。家裡孩子多,每到過年,我們互相看著自己身上的新衣,都會感到欣喜。而父母卻總是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過年。漸漸長大了,我會為父母節衣縮食的舉動而感到心酸。讀高中的那一年,過年時母親依然穿著前幾年的舊棉襖,我酸楚地問:“爸、媽,你們過年怎麼也不為自己換個新呢?”父親溫和地一笑,拍著我的肩膀安慰我說:“大人過年不作興穿新衣服。”“哦。”我裝作信服地點了點頭……
而今,每次過年時,兩位老人在給孫子們買新衣服的時候,也會給自己買上一身嶄新的衣服。有一次我開玩笑地問父母:“不是說大人過年不作興穿新衣嗎?怎麼今天又買了新衣服啊?”父親爽朗地笑著說:“那是以前,現在的大人過年時也作興穿新衣服啦!”
衣服的變遷還體現在顏色和式樣上。年少時的記憶中,七十年代的衣服都是單一色的灰、白、黑,就連大哥結婚時穿的都是白襯衫、藍褲子。那年月,在婚宴上會搞不清楚誰是新郎,誰是新娘,這是現在的年輕一代無法體會、也想象不到的過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也隨著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我親眼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服裝的花色、款式逐漸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了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閑暇時翻看家裡的影集,除了感嘆歲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跡之外,我也看到了家人生活的華麗轉變。曾經,我們的生活被黑白的合影定格在照片中,曾經,父母身上總是黑灰的簡朴衣著﹔而今,數碼相機將彩色照片和電子相冊存在了影集和電腦裡,也將父母身上色彩越來越鮮艷、款式越來越新穎的衣著留在了越來越好的時光隧道裡……
從服裝的單一化發展到服裝文化的多樣性,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如今,人們的個性得以毫無保留地張揚,人們的想象力被無盡地發揮,於是各種款式、亮麗多姿、飄逸嫵媚,五彩繽紛的服裝“搶奪”著大街上眾人的目光,使人恍如置身於萬花筒的奇幻世界中。
如今,家鄉的人們生活得越來越好,這一切可以從人們臉上的笑容中看到,也可以從人們身上穿著打扮的多彩多姿中感受到。彈指一揮間,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那些逝去的美好年輪如烙印般深深鐫刻在我的心中,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值得懷念的美麗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