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走向春天

陝西銅川新區管委會辦公室 程亞平

2014年01月14日15: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那是1972年的春天,和風習習,萬物復蘇。這是一座普通的村庄, 池塘邊的柳樹鮮嫩青蔥,桃花綻放著春的氣息,生產隊的牛兒在牆角下悠閑地咀嚼著青草…… 突然,孩子嗷嗷待哺的嚎哭從池塘邊傳來。

年輕的婦人坐在泛著綠光的池塘邊,齊耳的短發有點蓬亂,身穿粗糙且灰暗的棉布衣服。懷抱著嚎啕大哭的孩子。孩子一雙小手向上在空中亂抓,好幾次險些從婦人手中滑脫。婦人輕撫著孩子的頭,淚水默默順兩頰流下。看著懷中大哭的孩子,她沒一點辦法,家裡已無一粒糧食,年輕的婦人也已經一天沒有進食了。她幽幽地坐在池塘邊,隻有一個想法:跳下去,讓孩子和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脫。要坦然的面對死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說懷中還有孩子,有哪位母親願意葬送自己孩子的生命呢!

“你娘倆在這干啥呢?”鄰居一位大嫂聽到孩子不間歇的哭聲,從家裡出來了。她拿著一個玉米面饃。玉米面饃在當時也是很稀罕的,有很多人家是上頓吃了沒有下頓。

“快給,給娃吃上些,把娃都餓成啥了!”大嫂快言快語,但眼睛裡的淚光是遮擋不住的。在那樣的年月裡,家家都不富裕,生產隊每年的糧食除交過公糧之外,分到各家各戶的也不充足,如果人口稍微多一些,肯定不夠吃。雖然各隊都留有儲備糧,但不夠吃的群眾太多,不到收獲季節,早就被村民借完了。

年輕的婦人流著淚接過饅頭,慢慢的捏碎放到孩子嘴裡。孩子的哭聲停止了,一切又恢復了寂靜。大嫂攙著這娘倆緩緩走進村裡。一塊玉米面饃讓這娘倆與死神擦肩而過。

日子還是在飢荒中一天天度過。年輕婦人懷中的孩子已長成了小姑娘。她們的衣食住行依然簡朴甚至貧寒,但她們畢竟是一天天的熬過去了。人們總是相信,生命的春天遲早會到的。是的,隻要心中有希望,春天就會來的。

一晃又過了十年。

一天,小姑娘背著母親縫的織布書包回家了。她上身著一件花格子襯衫,穿著一條由大人的衣褲改裝成的寬鬆肥大的褲子,蹦蹦跳跳的進了家門。她放下書包,走進廚房,她流露出了讓人憐愛的驚喜的神情,她看到了母親剛剛蒸出鍋的白面饅頭。

“媽,這全是咱家的?”

“是的。”母親看到孩子的狂喜,也有點按捺不住的激動。

“要走親戚?還是……”農村人平時串親戚就是拿幾個白面饅頭,有時也會是幾個包子。自己家吃的大多是玉米面饅頭或者麩子面饅頭。小姑娘疑惑不解,她不相信家裡會在平常的日子裡蒸這麼多白面饅頭。

“今年咱家地裡的收成很好,一年都能吃上白饃了。”曾經年輕的婦人比過去成熟多了,雖然衣著並不光鮮,但收拾的干淨利落,有點胖了,曾經憂郁的神情不見了,笑容可掬的樣子溫暖極了。她拍著女兒的肩膀,自豪而愛意濃濃地對女兒說道。

“哦,太好了!”說著,小姑娘拿起饅頭香甜的吃了起來,母親在一旁微笑地欣賞著孩子喜悅的吃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祖訓。 自從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年輕的婦人與丈夫在自家地裡早出晚歸,他們把全部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這塊黃土地裡,他們承包管理的“疆域”確實給了他們豐厚的回報。當然,大家的日子也都好過多了。

只是每年的收種時節農村人幾乎會累的脫一層皮,皮膚也因風吹日晒而變得黝黑黝黑的。特別是收麥時節,酷日下的人們揮舞著鐮刀,一鐮一鐮地收,又用架子車把割好的麥子拉回到場院。晚上還要幾家聯合用脫粒機完成最后的一道工序,幼圓的麥粒才會紛紛從穗裡回到辛苦了一年的場院。不再年輕的婦人皮膚不僅粗糙,而且顏色也有了點古銅色,那都是辛苦勞作的結果啊。小姑娘雖然隻有十二三歲,但在麥收時節,也頂個大人用了。有一次白天累過了頭,晚上竟然尿床了。父母看著孩子辛苦的樣子,不忍再讓她早起,可她只是多睡了一會兒,又去幫父母干活了。她知道,這是龍口奪食的季節,如果不抓緊時間,父母一年的辛苦就會付之東流。

在父母勤勞的操持下,小姑娘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不僅能吃上白面饃,自家地裡種的菜也夠一家人吃了。逢年過節,你看那磨刀霍霍向豬羊的興奮,你就知道,農村人的日子也在蒸蒸日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