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武漢機遇

2013年11月14日14:01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武漢機遇

隻提“內陸沿邊開放”是重大信號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這對武漢這樣的內陸中心城市意味著怎樣的機遇?記者就此採訪了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

內陸開放迎來重大機遇

李克強總理9月4日在廣西視察時指出,“我國開放發展走的是由沿海向內陸不斷擴展延伸的路子,由東向西推進是發展趨勢,當前在提升東部沿海發展層次和質量的同時,特別要做好內陸開發開放這篇大文章,這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回旋余地”。9月21日李克強總理又批示:“沿海、沿江先行開發,再向內陸地區梯度推進,這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規律。”

9月23日,國家發改委會同交通運輸部在京召開了關於《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研究起草工作動員會議。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指出,中國經濟要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當務之急就是要壯大能夠支撐轉型升級的長江經濟帶。

吳傳清認為,曾經,“海”之於開放的重要性一直大於“江”。而李克強總理首次將“沿海”、“沿江”置於並列的位置。此次全會公報關於開放的段落甚至沒有提及沿海,隻提到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對於深居內陸的武漢,這是極具意義的信號。

口岸建設應更新思路

口岸是開放的門戶與窗口。從發達地區多年開放的實踐可以看出,口岸發展不僅能帶來資金流與物流,更重要的是推動理念、觀念的創新以及體制、機制的改革。

武漢正在建設的“大臨港”、“大臨空”,對應著武漢的水運與航空兩個口岸,加上東西湖區吳家山國際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個一類鐵路口岸。在開放形態上,武漢已形成了立體開放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備受矚目的漢新歐國際專列在開通后就悄然停擺。貨源這一因素擊碎了漢新歐鐵路常態化運行的夢想。與之類似,2009年6月,武漢天河機場迎來首架全貨機。不過在隨后的幾年內,因貨源不足,該貨機執飛的貨運航線時斷時續。

對此,吳傳清表示,武漢需要更新思路。開放不僅意味著向東南沿海開放,也意味著向西部內陸開放。開拓中西亞市場,努力融入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中印緬經濟走廊同樣重要。

吳傳清認為建設“雙中心”可解貨源問題。一是在武漢建設先進制造業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拔高為高新技術產業中心。打通東湖高新區、洪山區和江夏區,組成“大光谷”。另一個是建設生產服務業中心。重點培育壯大文化產業、高技術服務業、服務外包產業等,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質量和輻射力,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擴大服務貿易規模。

內陸開放要抓好區域合作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恆山在《全方位深化中部地區對外開放與區域合作》一文中將開放合作視為影響中部崛起的核心因素。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名譽院長徐匡迪院士對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調研時建議三省考慮設立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協商機制。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棟生建議通過城市之間的協議來避免因過度競爭帶來的相互傷害。“至於誰是老大的問題,關鍵還是在服務,能否提供周邊城市無法完成的平台。”

吳傳清用“對內開放”強調合作之於開放的重要性。“繼續加強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合作,積極吸引東部沿海地區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科學有序地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特別是加強與上海聯動發展,推進上海—武漢雙核型空間結構構建。充分利用對外開放戰略重點向西轉移的發展機遇,積極參與西部地區特別是沿邊地區開放開發。”

吳傳清表示,在國家啟動新一輪開放開發戰略新背景下,武漢應更加積極主動搶抓發展機遇,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從國內開放、國際開放兩大層面,再創開放新格局,培育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全面提高內陸開放型經濟水平。(記者 肖純)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