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家吳仁寶】 ·
華西沒有一家工廠的時候就是“典型”,但華西真正的崛起靠的是工業,而華西工業的起步,離不開吳仁寶這個企業家。
華西村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農業學大寨”的全國典型,吳仁寶作為村黨委書記,既是一個農村基層政權的領導者,同時又是經營一家鄉鎮企業的企業家。
華西村村委副書記、華西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昌就對吳仁寶的經營能力相當佩服,“可以說沒有遇到老書記就沒有我的今天”。
楊永昌是華西村鄰村朱蔣巷村(現已並入華西村為華西五村)人,1997年選擇到華西村投資50萬元建立了一個金屬軟管廠,成為了一位華西村的投資客。
“老書記總說,到了華西村就是華西人,我都要關心。”楊永昌說,廠子剛辦起來的時候老書記就非常關心,經常到廠裡視察,向他了解發展情況,給他提些發展建議。
楊永昌清楚地記得,1999年的時候,金屬軟管廠各方面發展都很穩定,老書記主動找到他,希望他“膽子大一些”、“發展步子跨出去”,但他當時心裡沒底,結果老書記笑著問他是不是沒錢,隨即當場拍板說村裡可以借給他1000萬。“有老書記這麼大力的支持,我渾身一下子充滿了干勁。”很快,楊永昌又開辦了一家塑料管廠,並且很快發展了起來,目前這兩家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每年可以創造100多萬元利潤,“如果沒有老書記適時地推我一把就不會有這第二家廠。”
何蘆葦是經濟學的研究生,目前已經在華西村工作2年多。到華西村工作后,他發現以前課堂上學的很多高深的經濟學理論,吳仁寶不但懂,而且經常能用農民的語言,用大白話講得深入淺出,而且靈活運用到華西村的經濟發展中。
吳仁寶對整個經濟大環境和經濟走勢把握的准確也讓楊永昌欽佩不已。“老書記每天堅持閱讀報紙、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晚上收看新聞聯播,及時了解中央政策和經濟情況,心裡清楚得很。”楊永昌記得,2007年底,吳仁寶敏銳地發現這一年物價漲得很多,國內出現通貨膨脹的趨勢,而且經濟發展過熱,可能一些經濟泡沫即將破裂,2008年初,吳仁寶召集村裡領導班子和各個企業負責人集體前往北京開會,一起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提出了自己的下一步設想,要求生產性企業立即開始削減庫存產品同時停止購進原料,要先有訂單然后再進行生產。果然,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許多企業,但是華西村的企業卻安然無恙,“沒有老書記敏銳的洞察力和對經濟形勢的把握,那一年村子裡不少企業就要遭殃了,這件事讓村裡的企業負責人對老書記更加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