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秀艷
2012年11月29日09: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難點在哪
各地規劃要切實體現生態理念,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記者: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已經有了宏觀戰略,您認為應該如何具體推進,難點在哪裡?
歐陽志雲: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件事,每件事都要有所突破。
首先,要把生態理念體現在用地類別劃定上。目前,國土部門將用地分為耕地、工礦倉儲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用地、交通運輸用地等12類不同類型的用地,但是12類中還沒有生態用地類型,還沒有明確提供生態產品和服務的空間。目前,環保部門已經提出生態紅線的概念,落實這一概念,首先需要劃出基本的生態用地。
其次,是各地的規劃。生態保護的思想應該體現在各級各類規劃中。比如城市建設要突出集約高效特點,要預留出足夠的生態空間等等。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型城市,在做城市總體規劃時,已經能夠邀請生態研究學者參與,將生態安全與生態保護的要求體現在城市空間發展布局中,但在專項規劃、小區域規劃中還沒能體現生態的理念和要求,區劃難以真正落地。
第三,要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讓真正保護生態的人不吃虧,利益不受損害,其重點是要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記者:人們對完善生態補償的政策措施有很多期待,您怎麼看?
歐陽志雲:認真執行生態補償政策非常重要。根據有關研究,目前對我國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區域有50余個,但這些重要生態功能區仍缺乏有效的保護機制,生態功能面臨威脅,這些區域也多位於偏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落后,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仍然突出。目前,生態補償機制還存在很多欠缺,比如缺乏系統的制度設計﹔政府單方決策為主導,利益相關者參與不夠﹔補償范圍界定不科學﹔生態補償對象和生態補償方式不完善﹔補償標准低,確定方法缺乏科學基礎﹔缺乏監督機制,政策效果不明顯等等。這些都需要盡快改進。
現在的生態補償,百姓得到實惠不多。隻有補償到人,才能讓百姓有更多的保護動力,保住生態紅線,保住綠水青山。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