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廣州:24單位詳盡披露因公出境理由

“三公”賬單在部門決算報告中成為單列內容
晏磊 黃偉
2012年11月26日08:48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短評:詳盡公布未必吃虧 一筆帶過並不聰明

近日,市直部門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私下告訴記者:“今年的‘三公’開支,出國去了哪裡我們再也不會寫那麼詳細啦。寫得越多,你們報道出來,罵得越慘!”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記者昨日打開該部門公開的2011年決算一看,果不其然,出國境經費詳情一欄,隻有寥寥幾筆。

在筆者看來,上述人士的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實則不敢苟同,原因有三:

一是寫得越多與罵得越慘沒有必然聯系。就2011年“三公”賬本而言,市教育局的因公出國公布得很是詳細,隊伍也很大,涉及54個團,3400多人次。去的地方也很多,有英國、台灣、香港、澳門、俄羅斯、新加坡等。費用也不少,花了將近500萬元。但目前並未聽到罵教育局的聲音。為何?人家寫得詳實,主要用於教學、科研、管理人員培訓。即使去了一趟台灣,也仔細注明是去了哪5所學校,並不是簡單一句“赴台考察”。其次,人家會省錢,3400人次,人均攤下來才花1435元,說穿了也就幾頓飯錢。

二是寫得越少還是有可能被罵。隻有老老實實地晒賬本,才能真心實意地體現接受市民監督的原則,也才能讓政府顯示廉政的誠意,也是政府在群眾中樹立公信的良好手段,也能夠成為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最好渠道。而那些隻公布一筆簡單賬的部門,隻能夠徒增老百姓的猜疑,隻能夠日益疏遠與市民之間的距離。即使這次僥幸躲過,長遠來看還得自己買單。

三是寫得越多,罵得越多,也不見得是壞事。對於這個部門的領導、工作人員而言,一時難以接受,但公共部門接受市民監督,本是題中之義。如果說,挨罵后,不是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角度改進工作,而是囑咐手下人想辦法規避風險,隻怕總有紙包不住火的那一天。反之,如果坦然面對公眾質疑,今年拿出更詳細、更合理的賬單,肯定會贏得贊譽,對其開展工作也是一種有力的推動。

公布詳盡未必吃虧,而是體現了一份坦承、責任,公布得少也不見得聰明,頂多算是“小聰明”,“小把戲”,最終會得不償失。(黃偉)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