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 萬鵬
2017年05月04日08: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昨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參加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團支部開展的主題團日活動。新華社記者 王 曄攝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年是時代最靈敏的晴雨表,當代青年無疑是幸運的一代,他們將見証“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成為現實。在新的時代,我們的青春如何放飛?青年人又該如何在現實的土壤中涵養夢想的種子?
“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昨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
作為一位長輩,對當代年輕人的人生發展,習總書記提出過許多殷切的囑托:2014年在北大座談時,他向當代大學生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開幕時,他在賀信中提出“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的“十六字訣”。這一次在中國政法大學,總書記再次語重心長地提出期望。諄諄教導,為青年人指明了人生航向。
青春需要理想信念: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
習總書記在參觀完中國政法大學校史及成果展之后,便來到青年學子們中間。在與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團支部交流電影《焦裕祿》的體會時,總書記言近旨遠,就“不忘初心跟黨走”這一主題,與在場的學子們一起探討青春與理想。他對圍坐在身邊的同學們講,“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廣大團員青年堅定跟黨走,就是初心”,“不忘這個初心,是我國廣大青年的政治選擇,也是我國廣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青年堅定跟黨走,就是我們青年人的航向。總書記的這番話,為處於迷茫中的青春找尋到了一座“燈塔”。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個精神上“缺鈣”的人,是不可能承擔時代所賦予的歷史重任的。
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韓振峰告訴記者,一個人的理想志願隻有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相結合才有價值,一個人的信念追求隻有同社會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義。
從“創新創業”到“互聯網+”,社會搭建起廣闊的舞台,供青春施展才華、追逐未來,在時代的舞台創造無限的可能。今天,我們要求年輕一代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神聖使命,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個人的追求融入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實踐歷程。
“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才會嘹亮動人。”正如今日人民日報社論指出,青春,意味著拼搏、無畏、進取,象征著樂觀、創新、開放。不甘平庸、銳意進取,是青春的通行証﹔消極懈怠、安逸享樂,隻會辜負美好韶華。
青春需要自強奮斗: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
在學生活動中心三層會議室,習總書記還同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和首都法學專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負責同志座談。
“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總書記形象的比喻讓在場的人印象深刻。他說,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純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
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會唾手可得,都需要經過不懈努力。總書記告訴青年人,“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除了這些飽含情感的人生箴言,總書記還曾與青年們分享過自己青年時代的經歷和故事。總書記的青年時代,是在陝北農村度過的。在農村插隊,他下雨刮風在窯洞裡鍘草,晚上看牲口,什麼活都干。再苦再忙,也沒有放棄讀書。對這段經歷,總書記曾說到,“我並不覺得農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
青年意味著什麼?習總書記不僅給出了他的答案,並用自己的言行,為青年樹立了榜樣,也是對“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這句話最好的標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既是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要求,也是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表示,習總書記昨日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語重心長,為高等院校服務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人才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青春需要務實創新: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
“珍惜韶華,潛心讀書,敏於求知。”主題團日活動上,習總書記與圍坐在一起的青年學子們交流,告訴他們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如何能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在座談會上,總書記告訴大家,“既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擇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才”從何來?來自於“勤學”,也來自於“篤實”。有學者認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每個青年腳踏實地干好事業,兢兢業業做好工作。青年一代一定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時代呼喚創新,青年渴望創新。習總書記曾反復強調,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和國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艱巨任務,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創新驅動。正如習總書記對青年人提出的希望,“要充分發揮青年的創造精神,勇於開拓實踐,勇於探索真理。”
青春的底色永遠是理想,因創新而激揚,因自強而精彩。我們的青春該如何放飛,才能讓她的枝頭綻放夢想之花?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廣大青年應當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揚起夢想的風帆,向著未來出發遠航。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