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乔
2016年07月28日16: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甘肃省纪委日前专门印发通知,明确了违规打听过问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六种情形,要求予以拒绝,并进行报告备案,通过制度规范设置“高压线”“防火墙”,严防对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干扰。(7月26日《甘肃日报》)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和反“四风”的力度逐渐加大,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出台,更让有权必有责、有责必追究成为了常态。各地各部门也在探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配套举措,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反对贪污。在这种大的形势和环境下,甘肃省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对违规打听过问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报告备案的通知》,可以说是按照中央要求,尤其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十八大以来,反腐态势越来越高压,由此,一些有实权的领导干部试图以身试法,插手、干预纪检办案,特别明显的就是通过“打听”来为涉案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样的领导干部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包打听”。家有家法、党有党纪,纪检办案牵扯到诸多利益,办案过程必须严格保密,容不得有人在中间充当“顺风耳”或者“传话筒”。从近两年,一些地区出现的对抗组织调查案例来看,很多就是因为“走漏了风声”而致使办案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必须铲除“包打听”这个严重阻碍政治生态发展的“祸根”。
甘肃省纪委的《通知》中,对六种违规“包打听”的情形作出了明确,为“包打听”划出了“红线”和“底线”。笔者认为,这既是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有力探索,也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规矩意识、纪律意识的有力举措,必将积极推动全省政治生态发展,必将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对于违规“包打听”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形式都作出明确界定,也就是说无论涉足哪个内容、哪个环节,以及采取什么形式,都将被如实记录在《违规打听过问监督执纪问责情况报告备案表》内。
落实《通知》的关键在于问责,有惩戒才能形成强大威慑力。违规“包打听”的领导干部被通报、被问责是必然的,应报不报、不如实报备的,也同样被视作违反工作纪律,也在问责范围内。如此,便构建起了有责必问、动辄则咎的工作格局,让“包打听”无处遁形。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