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网络时代需要治理观的更新再造

关声

2014年04月30日08: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借助网络,民意更频密地推动着社会进程。互联网加速的,不仅是生活节奏,更有政治进程。物联网、互联网,网网相连,不仅为生活提速,也迫问着我们的治理理念——网络时代该有怎样的治理观?

借助网络,产品周期缩短了,厂商互动频繁了,以往延续数十年、数百年的老品牌比比皆是,如今做个品牌能坚持三五年已属不易,能独立鳌头十年,更是凤毛麟角。数字化时代里,越发短促的经济周期迫使微观经济不断提速,也将更快、更准、更有效的时代需求传导到政治领域。

政策周期短了。一项政策从征集意见、制定、执行、反馈、评估到推广都大大提速。不论是“十个指头弹钢琴”还是“步稳蹄疾”, 不管是帕累托改革还是耦合效应,改革从未止步。互联网时代,有危机更有挑战,有压力更有机遇。不能为求新而改革,忽视历史发展周期律;不能为求官而改革,沉醉于纸上谈兵。

政策指向精确了。以往“一刀切”、“一搅子”的计划少了,政策试点、评估、经验介绍交流会多了;以往走村串户、上田下乡的基层调研少了,政务微博、书记留言版多了;民有所呼、有所愿,指点轻轻一点,已越万水千山。

官民互动需求更为迫切了。在湖北武汉,官员们在电视直播中迎接市民“问政”,有人哑口无言,有人汗流满面。更多部门和官员开通新浪微博,直面舆情热点后,被网民“点赞”或者“拍砖”,层出不穷的“惰政”之问,恰恰表明部分干部的治理水平、思路已和时代脱节,善于管、懒得治,用惯了老方法,见不得新路子,习惯于纸笔,跟不上鼠标和键盘。从表面看,是新时期推广群众路线所带来政治环境的改变;从深层说,是以往传统“父母官”的管理模式遭遇了现代治理新难题,在日益提速的社会运行速度面前鞭长莫及。

大环境在变,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变。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最大改变,不仅是提速、更是减员增效;不仅是倾听,更有官民互动。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干部,需牢记放权而非放手,管理进入精细化、现代化,更需以大谋小、从细微处着手,以新谋旧,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相关链接:

长江日报:“长江经济带”是一个重大发展命题

检察日报:谁该为“质量报复期”的建筑埋单

中国青年报:信访不应该为司法兜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