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要让官员们能够说民语、敢于说民语、乐于说民语,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保障,推动各级官员多深入基层、走近群众,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民语宝库”。
据《人民日报》报道,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对那些不会说话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入木三分: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不会说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干部存在“能力不足”的危险。
在笔者看来,干部不会说话,无非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怕说错话。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平时私下与一些官员交谈,他们都敢想敢说,相互交流也没有什么客套,但一到了上台讲话、下基层走访时,往往就官话、套话、空话连篇,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担心有时话说得不妥,会被人抓住“辫子”,影响了自己的前途,所以信奉“言多必失”的原则,选择讲官话、求保险。
另一种是真的不会说民语。一些官员长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真正到了与基层群众对话的时候,就变得不知怎么说了。加之官场盛行的形式主义、繁文缛节日久,也使他们不习惯像老百姓一样说话,甚至时不时地冒出些“雷语”来。
对于握有一定话语权的领导干部来说,话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工作的载体,更是一种公共形象,一种为政资格和领导力量。用什么样的语言与百姓交流、开展工作,表面看是官员们个人的“话风”问题,实际上反映的却是领导干部心中是否想着群众,情感上是否关心群众,工作中是否服务群众的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讲官话,多说民语,不仅体现了官员的修养和境界,更是对群众的了解和尊重,是做好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的金钥匙。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活动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主。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推进工作,需要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不敢说民语或者不会说民语,焉能听到真意见、实建议?焉能立说立行、立说立改?如此一来,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岂不要大打折扣?
从长远看,要让官员们能够说民语、敢于说民语、乐于说民语,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一位官员干得怎样、能不能提拔,当地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只有扩大公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好干部得到重用,才能形成官员说民语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保障,推动各级官员多深入基层、走近群众,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民语宝库”,与老百姓心心相印、同频共振。领导干部们多一点平民之态、多一些平和之气,展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新风,就一定能真正取信于民、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