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书敏
8月份,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网上网下引起广泛关注,征得意见近6000件。9月份,“修改版”再次征求意见。两次征求意见,充分体现尊重民意,可教育这一热点问题如何才能真正顺应民意?
免试就近入学、取消重点班、减少作业、每天锻炼一小时、一至三年级不举行统一考试、取消百分制、教辅材料“一科一辅”、违规补课等……无不是当下教育界面临的突出问题,此次“减负”可谓切中了“命门”。不过仅将“不留作业”改为“减少作业”一条,就可见追求“减负”和注重“教学质量”的交锋,从绝对的“不留”到没有具体量化标准的“减少”,可想而知,中小学生的书包想真正“减”下来压力巨大。
新浪网友“叶之悟悟”认为,“留1个小时作业,怎么计算?这1小时是按优等生算作业量,还是按平均水平或者差等生?难以操作的规定将会流于形式。”
其实,1955年至今,“减负”口号一直不断。58年间,只见关注,不见成效;“减负”多年,却有负担越来越重之势。家长望子成龙想给孩子压压担子、学生怕掉了链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要靠教学质量提升知名度、老师关心升学率,听起来都无可厚非。但孩子越来越累,又有违初衷。可见“减负”根本问题在于改革教育管理考评体制,否则“减负”可能只能停留在口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