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干部和市民群众每提到朱市长便迅即映出一个 “严”字。凡朱市长召开的会议没有人会迟到,没人思想开小差,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随时准备被提问,回答问题没人敢忽悠。(8月19日人民网)
大凡当过中层以上领导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要么自己开会时迟到,被其他与会者抱怨;要么是别人开会时来迟,自己心生抱怨。但是感觉最不爽的还要属单位的主要领导,看着稀稀落落的空位子,心里那个憋气就别提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领导总会沉下脸批评几句,强调一下,但下次开会时依旧是“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听报告,进了会场找旮旯,呼噜呼噜睡一觉”。长期以来,很多人在开会时喜欢拖拖拉拉,在一些会议上,不乏这样的“景观”——有的参会者“台上领导讲,台下手机响”,有的迟到或者早退,有的无精打采甚至打瞌睡,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值得从方方面面找原因。但据上海原副市长谢丽娟回忆,朱镕基召开会议没人迟到,这又说明了啥?更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好好反思,从自身查根由,继而让会风改进,作风转变,工作推进。
会风要“好”,领导该“硬”。有一个段子说,开会有人迟到,领导不高兴地问:几点了?答:3700点!领导:我问什么时间!答:收盘的时候!领导很生气,大声说:出去!答:出不去了,全跌了!下属如此投入,答非所问,也许正因为平时领导也喜欢炒股,才闹出了这样的笑话。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治理会风松散的问题,让大家开会时不敢迟到,除了借鉴一些单位设置迟到席、写检讨、罚款等措施外,关键还在于领导的率先垂范。一方面开会时自己不能姗姗来迟,匆匆忙忙,让人久等,另一方面讲话时不能滔滔不绝,啰啰嗦嗦,让人生厌。
作风要“正”,管理需“严”。会风不正,作风难好。如何以会风来促进作风,关键要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加管理。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好作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靠的是日积月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放眼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上有了一点成就、职位有了一点提升,就自信心“爆棚”,对自我约束少了、松了,走上了违法违纪的不归路。从表面上看,这是个人行为,但从组织角度来看,则反映出了日常管理中仍存在死角,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因此,从严管理干部,要“管早”,早发现、早提醒;要 “管小”,谨防小节和苗头性问题;要 “管平时”,一言一行,八小时之内和之外都不放过。
能力要“强”,干部得“扶”。干部能力强不强,工作能不能落实,在严格要求的同时,领导更应该对干部支持和扶持。谢丽娟在回忆中说过一件事,在一次全市清除城市垃圾死角的活动中,朱市长微笑着对我说:“丽娟同志,我听说下面对你的意见很多呢!不过,我对你的工作还是支持的。”从中可以看出,朱镕基的领导艺术非常高明,既不求全责备,也不一味说好,而是恩威并施,宽严相济。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属和干部,就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和要求,该表扬时表扬,该批评的批评,有些时候还要为他们担责揽过,给予信任和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们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干部才能成长起来,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