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201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政策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调控政策,万众瞩目,也影响经济发展走向。做好经济工作,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连续性、针对性、协调性。中央经济政策凝聚改革的勇气和实践的智慧。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经济工作,“年中定调”中国经济,体现了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对于促进经济稳中有为、稳中有进,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宏观政策,又叫宏观调控,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所谓的宏观调控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当经济运行逼近上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防。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主推的释放改革红利,更多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作用,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劲,促进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通过宏观调控来稳定市场经济,不致出现大起大落和市场动荡。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这一点,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微观经济政策是指为着提高资源配套效率、调节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关系的有关政策,如价格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就业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运用微观分析工具制定政策,目的是与宏观政策一样的,但由于微观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会有差别,比如会把经济中的主体分为厂商、消费者、政府和其他机构,追求帕累托最优,或者经济总量最优。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打破平均主义和行业垄断,实行合理的区域化、差别化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要减少行政干预,管好该管的,突出公共服务,坚持放开搞活。
社会政策,顾名思义是具有社会性的政策,它以增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集中于促进社会生活福利和协调发展的各方面,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服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老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的福利,社区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等等,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失去了公平正义,民生难以保障,社会不够稳定,也就难以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谓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这是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政策成分。要通过社会政策,来减少贫富悬殊、消除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公平,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权利”。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底线思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社会政策,是凝聚改革勇气和实践智慧的“三驾马车”,一个都不能少,并且要实现三者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的核心,体现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宏观政策以稳为主,大的调整不合适;微观政策居中,更加突出市场的作用,让企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社会政策上,政府要托住底,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最重要还是政府定位,是政府的归政府,是市场的归市场,统筹兼顾,这才是政府转变职能的有效体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宏观要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得以延续,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不太可能出现;微观政策要注重激发企业活力;社会政策重在保障民生,确保不出社会问题。只有三者互相补充、彼此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才可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