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光明网:“带病提拔”的短路机制在哪里?

2013年06月19日09:16   来源:光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为何“带病提拔”的贪官能一路畅通无阻?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四点:制度执行不到位、利益团体牵涉、“一把手”意志作祟和贪官自身较强的隐蔽性。(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近日,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云南省楚雄市市长赵万祥因涉嫌受贿被批捕。倪在担任六安市委书记的近十年里,就曾收受某矿业集团的贿赂,但仍于2008年升任安徽省副省长;赵在担任大姚县县长一职时,就出过一些经济问题,却“没有下文”,直到近期才被提起。在近年“落马”的贪官身上,“带病提拔”现象似乎如影随形。

官员“带病提拔”的四点原因,不可谓不重要。一是涉及官员提拔的相关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总是落实执行不到位,到最后连追责都免了。以近期的“官二代”“火箭提拔”为例,很能说明问题。二是一些主要领导很会“知人善任”,专门用自己人,利益一致,集团意识浓厚,哪怕是问题官员,也是看主流不看小节,大胆使用,有人举报提意见,根本不在意。三是“一把手” 意志过于明显,常常把“党管干部”变成“伯乐相马”式的干部任用制度,“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过于自信,结果好心办了坏事。四是一部分官员善于伪装,“演技高超”,贪污腐败行为不被发觉,反而获得提拔,提拔干部的程序,很多时候变成了“走程序”,并无实际意义。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不透明的结果。官员财产不公开不透明,他们贪了多少,没人知道。官员任前公示不公开不透明,有的公示简直是聊胜于无,啥都看不出来,谁提拔到的,啥背景,包括家庭背景、推荐人、同他竞争的又有谁、提拔他的理由、过去有什么业绩,等等,都是一笔糊涂账。还有民意测试,最后的得票情况都不公布,一切都是上面说了算。没有监督,没有制约,“带病提拔”就在所难免,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反腐专家林喆建议,整治“带病提拔”贪官,最重要的就是“提前发现”那些“有病”的干部,因此,任前监督、考核是关键环节。尤其要让财产申报制度和年终考核制度落到实处。公示后,任何明显高于应有收入数额的财产都会引发猜疑,任何明显瞒报或虚报收入的申报资料都有可能遭到知情人的举报。阳光下,权力的运行过程没有暗箱和阴影,隐瞒和虚报没有立足之地,这也是令腐败分子最感害怕的环节。不过,若缺乏审核环节和公示环节,无论申报还是考核,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难以保证,两项制度就容易沦为“一纸空文”。

揆度现实,官员“带病提拔”的土壤还很肥沃。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一些考核和审计制度依然因为暗箱操作而流于形式,这都让“带病提拔”省却了一系列的后顾之忧。然而,反腐专家所言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真的值得我们深思,让财产公开成为“带病提拔”的短路机制实在是迫在眉睫。否则,那些依然病着的官员就会继续被提拔,让我们更加无着无落。(朱永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