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友
2013年05月28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全程改革”、“全面改革”,让过“紧日子”促成干部切实转变作风、真正为民服务
日前,北京市提出,今年一般性公务出国经费压缩10%、公务接待费压缩20%,两项总额超过3500万元。会议费、培训费、印刷费也有不同程度压缩。这样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公众期待有更多地方跟进。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这是习近平同志的反复要求。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地财政出现不同程度减收,而公共建设项目“一个都不能少”,民生支出也“只能增不能减”,过“紧日子”成为各级政府的必修课。北京压缩“三公”经费,正显示过好“紧日子”的决心和可能。
压缩“三公”经费,务实戒奢转变作风,还需要做出更大努力。会不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转成“藏猫猫”、“游击战”,让新风消弭于陈规旧习?省下来的钱用到了哪里?是划到了“三公”经费的另一个格子里,还是转移到了民生支出的大盘子里?
回应好公众关切,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好的政策和规定。从长远看,更要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和根本上保证过好压缩“三公”经费后的“紧日子”。而这,无疑要靠坚持不懈的“全程改革”来推进。
北京之举,可谓从财政预算制度入手的事前改革。财政支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预算规范、透明了,才能取信于民。预算公开虽然大幅推进,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改革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力,使政府支出更加合理、公开;改革相应的配套制度,推动建立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配套的制度,是过好“紧日子”的关键一招。
在改革之中,更需有攻坚克难、谋划长远的决心和能力。比如,在有些地方,公车“超配”、“高配”、“乱配”现象屡禁不止,已成为“三公”消费领域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没有办法,还是缺少勇气?是面临阻力,还是不敢触动利益?啃下这样的硬骨头,无疑能为过好“紧日子”提供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重要借鉴。
在民主和监督上进行改革,更可有效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未来的监督,不仅要靠自媒体,更需要依赖健全的制度。如何让审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事后的发现问题倒逼出事前的预防问题?如何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作用,全面行使人民赋予的监督权?如何更好地悬起法治的利剑,形成对违规违纪的有效震慑和精确打击?这些,都是过好“紧日子”的重要保障。
压缩“三公”经费值得鼓掌。不过,也不能仅仅盯着几个数据看。如果只求敷衍公众和舆论,是很难把工作做到位的。关键在于,要用“全程改革”、“全面改革”,让过“紧日子”促成干部切实转变作风、真正为民服务,成为推动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
《 人民日报 》( 2013年05月28日 05 版)
相关专题 |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