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也特别强调,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
应该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个别案例中,人治代替法治,权大于法,人情干扰法律等与法治精神相违背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老百姓维护合法权益、体面当家作主的成本很大、机会甚少。历史和现实要求我们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毋庸置疑,中国的法律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无论是基本大法,还是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也基本做到了应有尽有,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官员对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也是比较重视、经常强调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少数官员那里,“法治”还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纸面上、会议上、口头上的比较多,并没有完全“落地”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法治精神”和“护法行动”。再好的制度、再严的法律,离开落实,没有“落地”,只会变成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沦为“纸上谈兵”。
“落地”必须实事求是。执法、用法,不是照搬照套有关条文或断章取义、肢解法律,必须立足于实际,紧密结合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切忌动不动就用大帽子压人,或者一棍子打死。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违纪违法行为,既不能姑息纵容,更不能矫枉过正。脱离实际,也就远离了“地气”。因此,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深入基层,了解并掌握实际情况,同时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法律法规,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使用得当。
“落地”必须以民为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思想和理念。“法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在用法、执法的过程中,坚决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底线和原则。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让人民满意。要让人民共享到法律的阳光,分享到改革的红利。
“落地”必须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治精神”的精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少数干部在用法、执法的时候却不能“一碗水端平”、“一把尺丈量”,而是“看人兑汤”、“因人而异”,或者只将法律的天平向有钱人、特权者倾斜,而老百姓很难感受到公平正义所带来的温暖。特别是在对触犯法律者的量刑和惩罚问题上,不能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必须坚持一个标准、同等对待,才能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民满意度。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落地”必须坚持不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长期的要求,而不是今天提一下就重视,明天不提就放弃的事情。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铸造法治精神,必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切忌时紧时松、时抓时放、时有时无,或者以“下不为例”来作为开脱,而使法治成为“纸上谈兵”。必须建立健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长效机制,要始终敬畏法律、敬重人民,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以“法治”衡量一切、统揽一切,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法律、漠视法律、超越法律、践踏法律。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法治”,尤因如此。而“落地”才算“落实”,“落地”才能“生根”,“落地”才会转化为、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如果仅停留在文中、嘴里,而不落实、不落地,只会让“法治”打了水漂、成为泡影。“法治”必须走下空中楼阁、走出领导之口,落地生根,才能结出绚烂多彩的法治之花、公正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