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觀點:怎樣對話網絡“新世代”

——2016輿情觀察與思考②

本報評論部

2016年12月21日07: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共享、共鳴、共情,折射網絡新世代的“三觀”。他們有自己崇尚的規則、認定的標准,他們是自由的、多元的、復雜的

  

  網絡有著“無人可以預測的未來”,無數人在這裡尋找下一個忽然而至的風口。不過,以變化為唯一不變的世界裡,有一個明天卻已經來臨。正如人民網輿情監測室《2016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得出的結論,網民的迭代正在完成。網絡“新世代”將新的關注、新的表達、新的形式、新的狀態,呈現於生機勃勃的網絡世界。

  截至2016年6月,中國7.1億網民中,“2”字頭的佔去30.4%,19歲以下的也有23%。與之相應的,是網絡從1.0、2.0到3.0的升級。論壇裡蔚為壯觀的“蓋樓”“灌水”已不多見,熱鬧一時的博客也田園將蕪,門戶網站不再是網民唯一選擇,微博、微信的平台化日益明顯……當信息的傳遞不再拘泥於某一種形式,流量的產生不再壟斷於某一個入口,技術的變革不再受限於某一個環節,也意味著個人選擇更多元,訴求表達更多樣,思想意識更多變。有無限可能的青春,有無限可能的網絡,共同構成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什麼都懂。”王爾德的戲言,投射到當前中國的網絡語境中,也未嘗不是一幅簡筆畫。這一年,我們在“魏則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雷洋事件”中,感受到網絡知識型社區的崛起。你提供醫學知識、我負責媒體分析、他思考工程技術……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網民,從各自擅長的角度進行“包抄”。知乎、分答、果殼、豆瓣、喜馬拉雅,青年人不是相信一切也不是懷疑一切,而是在“什麼都懂”的基礎上,感受一切、思考一切。“共享”,讓輿情中廣場式的情緒表達,向著知識的“補完”、思想的沉澱轉變。

  追求個性,也尋找共性﹔特立獨行,也求其友聲,在年輕人的網絡空間中,“共鳴”是另一個關鍵詞。年末,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進入院線。此前,這一作品意外獲得B站網友集體致敬,在熱鬧的彈幕中,年輕人羨慕故宮裡的日常、感嘆文物人的專注、欣賞藝術品的精美……他們發現,傳統與現代、“二次元”與“三次元”、手工時代與數字時代,竟也能穿越時空相遇,更何況那些“愛著你的愛”的同好者、“夢著你的夢”的同路人?專注與深入、探索與發現、執著與熱愛,年輕人的網絡世界,呈現出更為豐富的色彩。“共鳴”,帶來分眾化與圈層化,讓網絡的“長尾”覆蓋更多維度。

  “共情”,是新世代的另一個追求。一年來,種種網絡流行語,往往因為讓人捧腹而進入時代的語料庫。奧運賽場上,“元氣少女”傅園慧讓“洪荒之力”奔涌了大半年,王健林的“小目標”釋放強大氣場形成“反差萌”,“葛優躺”則在妙趣橫生中變成一種修復、治愈乃至對抗的姿態﹔“友誼的小船”“吃瓜群眾”“一言不合就××”……這些一時的熱點、熱詞,有著不同的幽默元素,在讓人解頤之時流傳開去。甚至網絡直播,也有人分析,是在高顏值之外,提供了一種“無聊的趣味”“探究他人生活的欲望”,因而如此風起雲涌。“共情”,讓有趣成為強大的傳播力,也帶來“娛樂至死”的隱憂。

  其實,無論是共享、共鳴還是共情,都折射著網絡新世代獨特的“三觀”:並未拒絕崇高,而是不喜歡板起臉的說教﹔絕非頹廢消極,而是要去發現自己的故事﹔不是排斥意義,而是希望在探索自身中實現價值。他們有自己崇尚的規則、認定的標准,他們是自由的、多元的、復雜的。2016年的輿情顯示,網絡新世代正以對社會熱點的廣泛關注,對事實真相的執著探尋,對公共生活的積極參與,對個人情感的真實表達,消除既有成見、突破條條框框、展現新的可能,他們完全可以成為網絡平台最強大的正能量。與他們對話,不是迎合,也不能假裝,而是要積極擁抱、全心投入,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溝通交流、有效管理、合理引導。

  有作家曾說,“把個人和時代的交叉點寫出來,就是偉大的故事。”沒有人可以預言互聯網的未來,但握著鼠標、看著屏幕長大的新世代,注定將影響時代前進的方向。贏得了他們,或許就贏得了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1日 05 版)

(責編:楊麗娜、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