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通報“山寨社團”要的不是心跳

魚予

2016年05月09日13: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奢侈品協會、中國風水學會、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這些乍看上去“高大上”的行業協會,日前卻紛紛出現在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團”名單中。“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斂財牟利是這些社團的主要目的。雖然遭到點名通報,但一些社團的運營依然故我,仍在繼續收納會員、組織活動。(新華社 5月8日)

說到“山寨”這一熱詞,相信大家一點也不會陌生,從山寨手機的粉墨登場,到山寨電腦、山寨服裝、山寨春晚、山寨官員、山寨電影、山寨大學、山寨建筑……形形色色的山寨產物,已讓人難以分辨孰是孰非。就如同當前報端紙媒所熱議的“山寨社團”一樣,在前不久通報的200多個“山寨社團”基礎上,目前民政部再次公布第五批名單,“山寨社團”總數已經超過400個。筆者不敢妄下論斷,接下是否還有“山寨社團”浮出水面,但此種如同割韭菜般綿綿不絕,甚至雖然遭到點名通報,但一些社團的運營依然故我,仍在繼續收納會員、組織活動,究竟何為?真是耐人深思,促人警醒。而對“山寨社團”的通報,要的也不止是“心跳”。

按照歇后語“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來說,忽悠人的“山寨社團”,盡管被媒體屢屢曝光還能屹立不倒,毫不諱言,那是因為有生存之道,有需求所以有市場。一個方面,部分個人、企業為了虛榮或者逐利,覺得加入“國字頭”協會倍兒有面子,希望多拿“榮譽”為自己貼金,於是主動迎合甚至願打願挨,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商機、盈利模式,甚至完整的利益鏈。就如同前不久,在一次山寨頒獎禮的現場,有一位胸挂8枚獎章的老人,不斷地向參會者介紹其發明的可治多種腫瘤的萬能膏藥一樣,但在當地衛生局的備案中,他卻涉嫌非法經營。

另一個方面,“山寨社團”之所以會滋生乃至泛濫,與當前的一些“協會經濟”脫不了干系。特別是當營利性和權力化有機結合,“協會經濟”便大有市場,也為“山寨社團”依附其斂財提供了空間。毋庸諱言的是,目前一些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不排除是由現職或離退休的領導干部兼任,當有了一些挂靠在行政機關名下的合法社團,有了一些領導干部的“虎皮大旗”,無疑對山寨社團的橫行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因為“己不正,焉能正人”。為此,就算明知是“山寨社團”或者在分不清真假的情況下,擔心“山寨社團”有政府背景,隻好睜隻眼閉隻眼。

那麼,面對“山寨社團”的如此層出不窮,又該如何加強管理?對於真假“李逵”的社團江湖,難道就沒有刮骨療傷式醫治辦法?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監管缺位。正所謂“天下事壞於懶與私。”“壞於懶”,說白了就是明知有問題卻遲遲不行動,總覺得影響甚小、來日方長,未曾想“蚯蚓變成蟒”,最后弄出大麻煩。其實,“山寨社團”何嘗不是如此。“壞於私”,實際上就是一些領導干部知道“山寨社團”的性質,但在畸形利益面前,由於拿到了好處,便不講規定,不遵循常理,為“山寨社團”搖旗吶喊,而“山寨社團”恰恰看中的是他們的黨政身份,或曾經的身份,這就加大了“山寨社團”的欺騙性。說一千道一萬,“山寨社團”的頑強生命力,前赴后繼,與監管的乏力、與權力不受約束不無關系。

鑒於此,遏制“山寨社團”光有通報遠遠不夠,曝光不外乎玩的是心跳。治標要治本,釜底要抽薪。筆者以為,既要用強有力的制度限制在職、離任領導干部參與其中﹔也要徹底切斷山寨牌匾和獎杯與政府、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鏈﹔還要加大處罰力度,不能“隔靴撓痒”“點到為止”,讓行騙的風險與斂財的空間小於懲處力度﹔更要厘清主管部門權責,讓監督無縫對接。或許如此,才能打破山寨社團“戴著假帽子、坐著真轎子、供著官位子、共同數票子”的利益閉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