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光明日報評論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二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014年10月27日13:3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法治中國建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勾勒出法治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讓“法治中國”的構想更趨清晰與豐滿。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司法是調整社會關系及秩序的總開關,是法律實施的核心環節和重要方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實現司法公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司法,是對法治秩序的維護,是維護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是司法的靈魂,是法治的生命線。沒有司法,法律就隻能停留在紙面上,法律的權威就隻能停留在口號上。

保証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人人信法、守法、服法和護法的基礎。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而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實現司法公正,確保嚴格執法,必須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陽光是最好的反腐劑。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就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司法改革上步子大、措施實。法治中國建設的關鍵是司法,司法及其結果與公民權益密切相關,因而也是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領域。司法是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公正和正義。從司法機制體制設置和建設角度講,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是司法有效運作的必要條件,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司法不公和司法領域的腐敗,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之一。因此,杜絕司法領域的腐敗,建立和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就必須建立相應的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以抵御權力對司法的干預。

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司法改革的機制體制作出了細致規劃。按照這個規劃,司法改革將推行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將設立巡回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等。這些司法體制改革措施,除了探索形成適應社會變化的司法制度以外,也彰顯了黨領導人民建設法治中國的決心和信心。

說到底,實現司法公正,確保嚴格司法的目的,就是讓人民群眾通過每一起具體案件獲得社會公正與正義的切實感受。實現這一點,就必須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司法隊伍,使司法工作人員把每一起案件的審理都作為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來認識來對待,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法律負責。

司法是國家強制力的具體體現,是法律權威的最重要淵源。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功能,法律保護公民權益的作用,都要靠司法的實際運作來實現。推進司法改革,在黨的帶領下開始依法治國新征程,定能開創一個體系完備、公平彰顯、活力迸發、秩序井然的法治中國新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