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望海樓:烏克蘭緣何成國際角斗場

賈秀東

2014年04月15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烏克蘭問題上,博弈的各方都認為自己很有道理,並且認定自己的道理才是硬道理,上演了一出當代國際勢力角力的羅生門。

繼克裡米亞公投選擇“投靠”俄羅斯之后,烏克蘭東部的幾個城市近日動蕩不已,親俄力量走上街頭示威,試圖要走克裡米亞的路。

烏克蘭臨時政府把東部事態定性為“恐怖主義”,並指責俄羅斯是背后黑手,誓言開展“反恐行動”﹔美歐也指責俄羅斯插手烏克蘭東部,警告俄羅斯不要再次武力干預,否則將面臨進一步的制裁﹔俄羅斯否認烏克蘭和美歐的指責,同時要求烏克蘭不要對東部示威者動武。

從烏克蘭問題博弈各方的架勢來看,烏克蘭東部事態幾乎就是克裡米亞事態的翻版。

烏克蘭臨時政府已經眼睜睜地看著克裡米亞轉身離去,自然不希望東部紛紛效仿,已把俄羅斯視為對烏克蘭構成威脅的“最大敵人”。

烏克蘭臨時政府是靠反對派街頭抗議博上位的,結果,國家動蕩不安,走向分裂。當時的反對派和現在的臨時政府似乎成了烏克蘭動蕩和分裂的罪魁禍首。其實問題沒有這樣簡單,責任沒有這樣分明。遠的不說,自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后,烏政爭不斷,內斗不止,在親歐美和親俄之間搖擺不定,哪一派都唯我獨尊,爭權奪勢。“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外部力量趁虛而入,更何況烏主要派別都主動引外力相助。等到克裡米亞事變,烏克蘭臨時政府向美歐求助時,發現美歐並無一招制敵的本事和意願。

俄羅斯此次以保護烏克蘭境內俄羅斯族權利的名義,深度和強勢介入烏克蘭局勢,實則看重烏克蘭的地緣戰略重要性。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一度採取親西方政策,以為實行民主制度就是能被西方接納的通行証,結果換來的是美歐通過北約和歐盟東擴,不斷擠壓俄戰略空間。俄羅斯在周邊構建的獨聯體出現成員國離心離德的現象,長此以往,俄羅斯隻能是一隻被圈在籠子裡的北極熊,這是美歐的戰略目標。葉利欽后期對此醒悟了,普京繼任后胸懷重建俄羅斯大國地位的夢想,通過在車臣、格魯吉亞等地的行動和與西方打交道中逐漸積累起“硬漢”形象。如果說在伊朗、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擁有的是外圍戰略利益,那麼在烏克蘭、格魯吉亞問題上,俄羅斯則自認為是賴以生存的戰略空間,屬於核心戰略利益。美歐插手烏克蘭的“顏色”變換,以及過去干預南聯盟、支持科索沃公投、軍事干涉伊拉克、利比亞以及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與巴沙爾政權對著干,這些都被俄羅斯此次拿出來,在美歐指責俄羅斯干預和操縱烏克蘭局勢時,當做美歐特別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搞“雙重標准”的例証。

確實,在美歐呼吁俄羅斯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和主權、遵守國際法時,不少國際輿論都有時空倒錯的感覺。美歐和俄羅斯都執意介入烏政局,在俄強勢介入之時,美歐一方面不得不做出強烈反應,另一方面又投鼠忌器,忌憚俄羅斯的反彈。於是,烏克蘭在“列強”環視和插手之下,發展成了自己說了不算的局勢,“弄丟”了克裡米亞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這既是現實國際政治的悲哀,也不能不說是烏克蘭自己釀下的苦果。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