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亮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工作。此次改革旨在促進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中小企業發展困境,除了自身原因,有多少是因某些政府職能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缺位、越位與錯位,給市場經濟和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帶來的額外阻力所致?你很難給出一個確切數字,但是政策限制導致的發展受阻,卻是難以否認的客觀事實。
鑒於此,年初以來簡政放權的一系列改革,逐漸深入。這次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就是一例。放寬注冊資本限制,除法律規定外,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都被一一打破。相當於取下了一直套在中小企業、小微企業頸項上的一枚沉重枷鎖。至少是在最初的登記注冊這一關,企業終於可以無后顧之憂,挺直身板,輕裝前行。
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畢竟要讓小微企業走得更快更穩更好,只是一個注冊資本限制的解除,還不足以打破一系列加諸其身的各種限制。從源頭上降低創業成本,還必須輔以發展中的一系列扶植優惠政策,全面減輕發展運營中的那些不必要的阻力。
一個頗具典型意義的相關案例就是,此前上海自貿區解除注冊資本限制。誰料,企業擠破頭來注冊,催生寫字樓租金高漲,使得政策紅利打折。更有企業干脆虛擬注冊,在某寫字樓裡隻注冊不辦公。這種亂象背后寫滿了創業者對類似減負政策的“飢渴”。如果不僅是注冊創業成本可以降下來,從融資到稅務等整個運營過程,面臨的發展運營成本,都是小微企業相對可承受的,那麼,小微企業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具體而言,要破除對小企業的固有歧視,政府要想方設法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公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律環境﹔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加快中小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加強和改善政府及社會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這類簡政放權的經濟改革方案,並不陌生,但是要務實地落到實處,才能真正激活市場經濟活力,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