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羊城晚報:攤派精神病指標本身就是“行政精神病”

2013年10月11日08:48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攤派精神病指標本身就是“行政精神病”

  必須從一千個人中找出兩個精神病人來,這種聽起來荒誕無比的“特殊任務”,卻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現實之中。

  據城中媒體昨天報道,去年9月,鄭州市衛生局下發文件,規定各轄區篩查發現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任務數不低於轄區常住人口數的2%。。如果媒體沒有在報道中展示文件的影印件,我們還是很難遽然相信這一按人頭分配精神病指標的真實性。

  這樣一個“奇葩指標”要是僅僅出自地方衛生部門,還可以理解為制定指標的人一時精神恍惚,但鄭州市衛生局負責宣傳的人士說,2%。的指標是根據原衛生部2012年7月6日印發的工作考核評估方案精神制定的,已經低於上面規定的標准。

  這份考評方案規定的考評標准居然有這樣的要求:按照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患者檢出率分別達2.5%。、3%。、3.5%。、4%。的要求,每少0.5%。,東、中、西部省份分別扣4分、3分、2分。

  不可否認,精神病人滋事傷人事件屢有發生,他們的確需要有效的管控和治療,衛生部要求排查精神病人的動機無可非議。但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往往就變成謬誤——把尋找精神病人按人頭的百分比下達任務,就不但是走向謬誤,還一腳邁進了荒謬的境地。

  精神病人顯然並非平均分布的,也許有些地方較多,有些地方很少甚至沒有,如果按指標完成任務,那麼為了不被扣分,一些地方找不到符合指標的精神病人,是不是就要制造出一些“精神病人”來?而另一些地方的精神病人超出的指標,那麼是不是在完成任務之后就不用再找了?

  為做某種事而下達硬性指標的事在我們這裡並不少見:在某些地方,破案有指標,交通罰款有指標,捐款有指標,獻血有指標,計劃生育有指標……

  為了完成指標,一些地方就不得不湊數或“走數”。湊數是把那些疑似符合條件的拉進來“濫竽充數”﹔“走數”是完成任務之后不再工作,從而放走了符合條件的人。

  2004年,山東汶上縣鄉村計生辦人員非法拘禁一名未婚少女,強行為這個處女安裝節育環,並把她和狗一起關押了5天,索要二千元罰款,最后把她逼成精神失常……計生人員做出如此荒唐的事來,據說就是為了完成計劃生育的指標!

  我們現在生活在大數據時代,在許多情況下,數據能夠直觀顯現工作的成效,因此我們需要真實的數據來考評工作的進展程度以及機構和個人的工作能力。我們可以考察警察的破案率、捐款的數量、計生工作的完成額度,但如果要求警察必須抓多少人,捐款數字應該達到多少,需要有多少人結扎上環等等,那就是把數據當游戲,是一種無比弱智的游戲。

  搞指標攤派,當然還不僅是一般的“弱智游戲”,它更是一種昏政懶政的表現——經過層層攤派任務指標,上級就可以逼著下級拿出符合要求的數字來,而自己則可以拿著標尺檢查驗收,向更高的領導交差了﹔至於這些數字是否真實,他們則可以不管不顧了。

  對精神病人,本來就需要嚴格和科學的鑒定。這是一種細致的心理學、精神學和醫學工作,而非簡單的統計學。這之前,更有人為了所謂的“穩定”,把貪腐揭露者和上訪者當作“精神病人”關進精神病院。

  我們的衛生部門需要做的是,出台監控精神病人的規矩,要求有精神病人的機構和家庭及時送治,讓真正的精神病人得到控制和治療,避免把非精神病人逼成精神病人,尤其要防止有人利用權力把人逼進瘋人院,為自己胡作非為掃清障礙。

  按百分比下達精神病人指標,刻薄一點說,這是“行政精神病”,該吃藥診治的,是這種荒唐指標的制定者。 (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