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羊城晚報:網絡消費陷阱,你能躲開幾個?

2013年08月22日09:26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網絡消費陷阱,你能躲開幾個?

  昨天,廣東省消委會聯合羊城晚報、南方電視台正式發布了“2013年廣東十大網購消費潛規則”,釣魚網站、虛假促銷、網商單方面取消訂單、團購“二次消費”、網購商品鑒定難、網商非法倒賣個人信息獲利等悉數上黑榜。

  普通市民大多有在電商網站上消費和購物的經歷,且這個群體是在成幾何級數增長的。這個態勢首先是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才讓“選購-埋單-到貨或兌現”的時間周期最小化。然而,時間的壓縮其代價就是消費者往往要承受信息的不對等,對著商品琳琅滿目的虛擬展示作出購買決策,有如“隔山買牛”。你看的是網頁,購買的是期待值,付出的卻是真金白銀。商家為了實現價值,難免會利用網絡的優勢盡可能地壓縮自己的成本,進而侵蝕消費者的利益。

  作為電商平台來說,不免也會為維護買賣雙方的權益煞費苦心,進而定出嚴格的游戲規則。就一些大型的電商平台來看,從交易到物流的監督甚至可以成為某些政府部門的業務指南。至少一個商家的地位和信譽會和消費者的實際購買量與評價挂鉤。從許多貴重商品的電子交易同樣蓬勃發展來看,網購交易規則確實能起到相當的約束作用,否則這些大型電商平台就永遠隻能賣山寨,不會有今天與消費者如此之深的契合程度。

  然而,電商平台再提高門檻和游戲規則,它始終是現實中國市場的投射。比如國內市場存在侵權翻版和假冒行為,在網站上這種低檔次的情形也同樣多見。這是因為消費者不乏有買山寨貨的需求,但要求正品的顧客權益就會受損。此外,因為購買者的信息被商家掌握,進而導致個人信息外流、差評后被商家報復的情況更加容易發生。再加上網上店鋪大部分不提供正式發票,想山長水遠去投訴,異地買家幾不可能,隻能依賴電商自己的投訴機制。

  就消費者而言,當然隻能盯著一些旗艦店、有實體店以及信用評價比較高的網店。但光憑這些並不能完全避開十大消費潛規則中列舉的種種陷阱。這除了需要監督和制衡機制進一步升級和強化之外,終究要依賴實體企業做出真正合乎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比如一個企業的產品自身質量低下壽命短暫,卻要投機取巧到網上去打品牌增加銷量,這就顛倒了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宗旨。然而如此短期行為在電子交易中屢見不鮮,卻不是投訴機制能解決的,消費者也不可能獲得什麼賠償,這幾乎就是“中國制造”病根之反映了。

  可以預見,隻要網絡消費陷阱繼續如此揮之不去,那麼線下交易和實體店經營還是有其旺盛生命力的。如果街上的實體店能真正保障產品質量、提升客戶體驗、降低購買成本,對有追求並甘願付出更高成本的消費者來說就是福音。可惜的是,現在就連線下店鋪也敢借著團購的名義忽悠消費者,面對面地提供質價不符的產品,這才是最悲哀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方蕊娟、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