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彰
2013年05月13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情結,比如家鄉情結、母校情結、同學情結、戰友情結等。情結是心中的感情糾葛,是一種深藏心底的感情。許多情結有與沒有,關系不大﹔有些情結有與沒有,則非同小可了。對領導干部而言,群眾情結則屬於這種“非同小可”的情結。群眾情結不僅不可或缺,而且應該在心裡扎下根。
群眾情結,就是心系群眾、情牽人民,就是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為群眾負責、為群眾謀利、為群眾工作。是不是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這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對群眾負責程度的標志。是不是踏踏實實為群眾工作,是丈量一個領導干部事業大小的尺度。而沒有群眾情結,何談為群眾干工作、謀利益?
常想起沂蒙山區,這個被譽為“兩戰聖地、紅色沂蒙”的革命老區。在戰爭紛飛的年代,沂蒙男兒推著獨輪車,帶著煎餅大蔥支援前線。沂蒙紅嫂做軍鞋、碾軍糧、抬擔架、救傷員,甚至用乳汁救治傷病員。“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陳毅元帥曾深情地說:“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歷史給人啟迪,正是在干部與群眾之間建立起魚水關系,才凝聚起解放全中國的磅礡力量,這一點在當今中國仍然具有警示意義。
聯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反觀當下,有的領導干部或是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嚴重﹔或是熱衷於形式主義、政績工程。凡此種種,無不是宗旨意識淡薄、群眾情懷冷漠,任由此風蔓延,勢必脫離群眾,失去執政的根基與血脈。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中央領導同志在部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強調,黨能否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直接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群眾情結,這就需要樹立權為民用的權力觀。權,本來就應該為民所用,不是為干部自己而配備的。不為群眾做工作,再忙也是瞎折騰﹔不圍繞群眾做工作,再累也是白忙活。權為己用一時風光,卻是貪污犯罪的溫床,領導干部從一個級別提拔到更高級別,應該始終堅持權為民用。
群眾是天,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群眾是地,群眾是我們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群眾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把群眾放在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就不會為了一時政績折騰群眾、損害群眾、勞民傷財,就會把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決策的最高標准。在心裡打上群眾情結這個“死結”,既不因崗位的調整而鬆動,也不因職務的升遷而減弱,更不因年齡的增長而消退,與工作生涯共始終,領導干部就會在群眾心裡扎下根去。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