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大眾日報:為何說改革是發展的最大紅利

2012年11月26日08:50   來源:大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歷經30多年的快速增長,中國的發展紅利會不會因為以勞動力為首的要素成本不斷提高而消失?勞動力紅利已經或正在消失,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何以支撐?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給出了回答。他不完全贊成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的說法,因為到2030年,中國的勞動力還有9億人,雖然,勞動力成本會大大增加。他進而提出,改革開放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

中國經濟巨大成就來自於廉價勞動力的看法頗為流行。這觀點其實也不盡然。因為,改革前中國勞動力和其他要素的價格更為低廉,可中國並沒有實現舉世公認的迅速發展,更沒能形成影響全球市場的“中國制造”。原因如經濟學家周其仁所說,改革開放之前,我們的人很便宜,但是我們的體制很貴,貴到很多事情不能做、不能想,是改革開放把這個制度運行的成本降低了,把學習世界最先進經驗的成本降低了。有了制度運行的低成本加上要素的低成本,才有了經濟的發力。

這說明,改革紅利和要素紅利不在一個層面,但要素紅利必須靠改革來釋放。沒有改革的突破,制度成本的降低,勞動力價格再低,再有全球化的吸引,中國恐怕也很難享受到發展紅利。過去30年我們這樣走來,李克強同志強調,改革開放是最大的紅利,意味著改革之路還必須堅定走下去。

有心人已留意到,十八大報告中86次提到“改革”,其中兩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李克強在這次會上提醒與會者,十八大報告首次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兩個目標並列相提。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前面,又增加了一個“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說明發展方式轉變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

在中國,改革這個詞是有特定含義的,主要指的是通過市場化改革,釋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經濟領域要更多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社會領域要更好地利用社會的力量,包括社會組織的力量,把應該由市場和社會發揮作用的交給市場和社會。一個“更多”,一個“更好”,說明在這些領域,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遠未理順,還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今年是中國明確提出市場化改革方向20周年。20年前提出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意義非凡。目前,中國的市場經濟格局已初具形貌,一般商品勞務的價格基本上已由市場決定,但是關鍵的要素價格還不是市場供求決定。核心資源、要素、行業等領域的改革與准入,進展有限,門檻很高。具體來說,政府手上掌握資源過多,過度介入微觀經濟活動,使扭曲市場的事情屢見不鮮,政府部門自我利益化傾向也有加劇之勢。而行政權力過大,導致發展關鍵不是爭奪市場,而是爭取政府掌控的資源,加大了尋租空間,也弱化了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動力。經濟社會發展中,重經濟建設輕民生改善,重政府管理輕民眾參與,導致民生欠賬過多,也制約著社會的自我發展。

問題所在,也是中國的發展潛力所在。這正說明制度改革和資源潛力釋放的空間還很大。隻要我們能夠把更多資源從舊體制中解放出來,形成新的制度優勢,就能夠保証新的人口紅利,新的資源紅利的出現。比如,雖然,廉價勞動力是不可持續的,但人的勞動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是會提高的,人的學習和創新能力是會提高的。說改革是最大紅利,就是因為能創造激活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環境。

當然,改革紅利不會自動變現。獲取改革紅利,首先方向要對。方向已明,還需要選准突破口,要堅定改革的決心和扎扎實實、義無反顧地向前推進。隻要我們著力打破壟斷,放開管制,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並在收入分配改革、社會組織發展、城鄉二元結構、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實現突破,由此釋放出的生產力,必將成為中國經濟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發展和轉型的重要動力。(盛剛)

(責編:喬業瓊、趙娟)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