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研讨行

山东济南市济阳区:坚持“三化联动”让城市治理有深度更有温度

2023年11月03日18: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为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牟晓丽在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研讨行现场交流会上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表述明确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功能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济阳区位于济南市中北部,与中心城区隔河相望,紧邻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遥墙机场,是济南“北跨”战略主要承载地,2018年经国务院批复撤县设区,辖2镇5街道,人口40余万人,其中城市社区25个,城区人口18.3万。当时城市党建工作刚刚起步,城市管理滞后、社区力量薄弱、服务不够精细一度是我们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制定《济阳区关于深化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以“三化联动”工作法为抓手,努力让城市治理有深度更有温度,跑出了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速度”。

一、坚持基础保障规范化,让治理根基“硬起来”。按照济南市委提出的“努力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努力让基层运转更高效、努力让城市运行更安全”的基层治理工作目标,强化要素保障,全面夯实筑牢基层治理基础。一是健全规范化组织体系。成立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区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每月“大督查、大排名”,定期开展“比武打擂”,实行议题交办、工作提醒、明察暗访、约谈问责等推动落实机制,促进各项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优化社区规模调整。一般来说,城市社区合理规模为3000户至5000户,济阳区原有3个社区超过6000户,个别社区人口甚至超过8000户,存在“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导致社区基层服务治理压力大。对此,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社区进行“瘦身”,把16个社区优化调整为25个,平均户数降到4000户以下,有效推动了社区资源供给与居民需求匹配,服务群众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开展党群服务中心达标提升行动。以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为目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全域覆盖”的标准,通过扩建一批、提升一批、优化一批的方式,高标准建设25处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建设银山社区、新元社区等24小时“不打烊”党群活动阵地,在大型超市、居民小区建立“新新向阳·先锋驿站”“暖阳吧”等群众“家门口”党群服务站点55处,依托“新新向党”小程序,打造“红色地图”线上党群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服务阵地面积小、功能缺、服务弱等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坚持工作队伍专业化,让作用发挥“实起来”。城市基层治理核心是人,关键靠人。为破解社区力量不足等问题,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积极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一是配强社区工作力量。针对城市基层力量配备不足的实际,加大社区工作者招聘力度,从2017年城市社区成立之初68人增长到目前374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超过20人。同时,优化网格设置,建立“2+1+N+X”网格力量配备机制,做到人手1套“民情台账”,常态化开展“敲门问需”活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让“小网格”发挥“大能量”。二是加强职业体系建设。围绕“选配有制度、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评价有导向”的总体目标,在“3岗18级”基础上,升级打造“3岗20级”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把专职网格员纳入职业体系规划,社区工作者最高可享受事业编正科级待遇,表现优秀的可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并且拿出专门名额定向招录公务员或事业编。2017年社区成立以来,有20名社区工作者被提拔为社区党委书记或副职,今年又有2名社区工作者在我区“面向本地优秀人才招录基层公务员”工作中考上了公务员,打破了职业发展“天花板”,有效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突出“岗、责、权、利”相统一,探索“全科社工+全科网格”服务模式,使社区工作者从“专岗专能”成长为“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全科全能”的多面手。三是狠抓素能提升。以网格学院、社工成长学院等为载体,开展社区工作者全员轮训,着力培育讲政治、懂城市、善治理、肯奉献的社区党建和治理人才。充分发挥市级“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区级“先锋书记工作室”帮带培养作用,组织优秀社区工作者到先进地区挂职实训、跟班锻炼,建立“先锋书记论坛”,每月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经验分享、观摩研学等活动,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三、坚持服务群众精细化,让多元治理“活起来”。近年来,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完善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一街一品、一社一特”行动。立足破除基层治理难题,积极打造济阳街道“1169”美好社区治理体系、济北街道“1+3”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品质。大力加强社区治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引入大数据附加事件算法,利用数据汇总、全域监控、事件识别、网格管理四个平台,实现电动车占道、非法闯入、浓烟扬尘等10余项问题主动发现、自动上报、及时处置,社区治理由“被动治理”升级为“智能感知”。二是探索打造“闻韶夜话”基层治理平台。针对群众“白天忙生产、走访难见面”的情况,探索打造“闻韶夜话”交流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利用8小时外时间,与群众、企业坐在一起、聊在一起,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活动开展以来,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40余件。三是实行社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确定25个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突破项目,每个社区每年至少确定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25个城市社区党组织坚持每月开展公益市集活动,常态化提供健康义诊、爱心理发等服务项目,让居民在家门口、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益服务。四是深化“泉城红色物业建设”。构建“党建+网格+物业+业委会”协调共治模式,成立多方参与的“同心桥”党支部,建立物业管理投诉纠纷直办、联办、转办制度和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新打造“蜂鸟金管”数字化物业服务平台,设立社区党建、维修申报、投诉建议等21个模块,努力实现群众诉求网上“一键办理”。今年以来,解决小区基础设施缺乏、乱搭乱建等问题310余件,“12345”热线物业交办件同比下降15%。五是探索建设“工业社区”。济阳目前有多个特色工业园区,其中,台湾工业园是全省最大的台资集聚区和服务台商样板区,正加快建设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家国家级对台合作园区,此外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还有济北制造小镇、生命科技产业园等7个特色的区中园。针对辖区工业园区数量众多、企业员工需求多样以及园区内生活性公共服务配套相对不足等治理短板,将城市社区治理理念嵌入工业园区,建成全市首个“工业社区”,设立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职工公寓、图书室、健身房等功能室,向园区内的企业和职工提供多元化服务。目前,已帮助园区企业和职工解决生产生活等问题110余项。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下一步,济阳区将认真学习先进地区标杆市区的经验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突出抓好组织覆盖,让组织有力量;突出抓好为民服务,让服务不打烊;突出抓好治理体系,让民呼必有应;突出抓好品牌打造,让治理更高效,着力推动工作从“有没有”“做没做”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相关链接:

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研讨行(烟台站)

(责编:詹伟业、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