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关注十九大代表

无悔青春献藏北  

——记十九大代表、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谈海玉

2017年10月08日14:43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无悔青春献藏北 ——记十九大代表、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谈海玉

长期以来,大家都这样认为,“苦在那曲,远在阿里”。那曲,我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

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下,作为80后的谈海玉,从2003年毅然放弃留在青海工作的机会开始,这位大学生志愿者就与那曲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十几年来,她有苦有甜,有悲有喜。在“不忘初心”强大动力下,她没有苦熬消耗生命,而是在苦干中激情燃烧青春。

十几年来,她说那曲话、办那曲事、做那曲人,以责任与担当赢得了藏北干部群众的口碑,2009年光荣入党。

十几年来,她作为医生,事事躬行,努力探求,提高诊疗技术,迅速成长为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在躬行与真情中诠释着生命的厚度。

如今,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她说:“作为基层代表,我一定不负那曲广大党员重托,满载广大群众期望,立足岗位实际,正确履行职责,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把岗位当阵地来坚守

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主要收治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并承担指导全地区各县乡感染性疾病隔离、诊疗等工作。

传染科长期被人们歧视和不理解,工资待遇和防护条件差,各项配套设施不健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下乡任务多,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谈海玉身边的同事纷纷想方设法或调离或改行,但她先后两次谢绝了院部人员调整建议,放弃了去条件待遇相对优越的科室的机会,一直坚守在传染科的工作岗位上。

2008年,那曲首次发现两例疑似“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当时内地禽流感疫情防治形势严峻。此时,谈海玉毅然站了出来,主动向院部提出承担最初的观察及治疗任务,将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揽在自己身上,她说:“我身为传染科医生,这个风险理应由我们去冒。”

就这样,她与两名疑似患者一起被隔离,连续10天吃住在科室,在确诊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她详细研究了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几天来的病情发展情况,基本排除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最终的确诊报告也证实了她的诊断。

2009年,又是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时,她又二话不说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值班、出门诊、排查人员密集区域、下乡督查……一系列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身体一度出现“报警”,但她总是强忍着。

身为医生、身在医院却总是没有时间及精力去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直到2010年的一天,腹痛难忍的她被同事扶到B超室做检查,发现巨大的附件囊肿,随时有蒂扭转或破裂可能而危及生命,她才不得不放下手中工作,进行治疗。

在藏工作十几年来,谈海玉请事假、病假全部加起来没有超过20天,即使是这么大的手术,她也只休息了10多天,就又急忙返回了工作岗位……

在群众的认可中找到价值

那曲属于结核病、肝炎病等传染性疾病高发地区,她从不嫌弃每一个病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她对每位患者的病情都会认真对待、研究,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给患者耐心解释病情,激励许多慢性、重症传染病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她常常以院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传染科由于人才严重断档,医疗力量薄弱,科室里许多事都让作为科主任的她牵挂,节假日总要到病房转一转、看一看,倘若有重症患者,她总是尽可能和下级医师一起守在病房,解决各种问题。她的电话总是24小时不关机,病房电话随叫随到,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夜半三更,从没躲避。

有一次,一位病人凌晨3点病情突然加重,值班医生在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完善了各项辅助检查,但是没有发现问题,同事给谈海玉打去电话,说“患者只是胸痛,辅助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可以再观察一下。”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性,谈海玉没有耽搁,立即赶往科室,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查体、询问病史,结合患者辅助检查等等,初步考虑是“肺栓塞”。因医疗条件有限,急需转拉萨治疗,并一路陪护病人到拉萨,6小时的路程不敢眯一下眼。因诊断、治疗及时有效,患者转危为安,而谈海玉则悄悄离开,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忙碌。

十多年来的医疗工作,谈海玉总是乐于倾听患者诉求,积极予以帮助,她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有需要的患者,供患者咨询问诊,以防不时之需,她说:“我喜欢交朋友,想做每位患者信赖的朋友。”

就是这种对患者细腻的心思、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真诚关心,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得到许许多多患者的好评及信赖,一些患者病情好转或治愈要送红包和礼品,都被谈海玉婉言拒绝。经她治愈的急慢性传染病患者超过8000多名,她也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工作14年来,谈海玉只陪家人过了3次年。

她儿子今年10岁了,而她只陪孩子过了一次生日。

记得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写给习爷爷的话》,孩子写到“……我做梦都会和妈妈、爸爸一起玩,那时我感到好幸福!我想说,习爷爷,您是总书记,能管好多好多人,能不能把妈妈爸爸调到青海来上班啊?”看到班主任发过来的信息,谈海玉哭了,是啊,别说见证孩子成长、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就连给孩子过生日这个简单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她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身白大褂,选择了藏北高原,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虽然付出了很多,舍弃了很多,可我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我只有以更加努力的工作,用更好的成绩回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医学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学科,不学习就要落后。”谈海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她养成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天都会查阅文献资料、浏览相关医学网站,及时把与业务相关的知识记到笔记本上。注重学以致用,遇到疑难危重患者,她一面查阅文献资料,一面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同行请教。

在技术上,谈海玉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经过医院领导的关心培养,她先后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解放军第302医院进修学习。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的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当地诊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那曲广大牧民群众。为了尽快掌握国内先进的诊疗技术,谈海玉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像海绵一样汲取医学知识的营养。她的生活轨迹只是“科室、图书馆、宿舍”简单的三点一线,在上海一年竟然都没去过著名的外滩游玩,让同事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正是通过勤奋的学习,让她在技术能力上迅速提高,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她根据当地医疗实际情况开展了多项诊疗新技术,如运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多浆膜腔积液患者,这一技术在那曲从无到有,从青涩到成熟,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的诊疗水平,许多患者不用再去拉萨,也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她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这一新技术、新项目扩展到医院内科等科室,现在不仅仅是本科室医生,还有内科医生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新技术。

谈海玉热爱生活里一切美好的事物,只是忙碌的工作牺牲了闲暇的时间,但能当一个好医生,是她永远不变的梦想,相信她会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严守医务人员第一宗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责编:高巍、闫妍)
相关专题
· 关注十九大代表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