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战略眼光

2016年12月01日10:24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康平路141号,2014年夏末,我们追寻邓小平的上海足迹是从这个门牌号码开始的。

这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所在地,记者要拜访的是黄金平和张励,他俩的共同身份是《邓小平在上海》一书的作者。

十年前,《邓小平在上海》适逢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出版,当年即成为年度畅销书。如今,这本定价20元的书,在二手市场已被炒到600元的“天价”,但两位作者显然并不关心这些,他们正在为出版《邓小平在上海》修订版而紧张忙碌。

见到他们,第一个感受就是“没想到”——没想到这样一本重要著作的作者竟如此年轻。在2002年接到写书任务时,张励大学毕业刚进单位不久,那是她第一次写专著,而黄金平,当时也40岁不到。

这是一项必须交出漂亮答卷的任务。

回想起来,他俩用“忐忑”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而忆起写作这本书的两个年头,他们坦言,在党史研究室上上下下的鼎力支持下,他们从收集材料到寻访当事人,从观看影像到重访现场,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口述历史,能寻到的,他们都力求“面面俱到”。黄金平提到,其中,《解放日报》当年的报道也是他们重要的参考资料。

“从1920年到1994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跨越半个多世纪。”

在黄金平看来,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海一直都是邓小平的牵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尤其关心上海的经济建设。“可以说,没有小平同志的深切关怀与支持,上海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

在寻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最让黄金平和张励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战略眼光”。万千材料中,他们选了这样三个与上海发展息息相关的细节——

“文革”结束后,从全国来说,干部队伍结构老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当时,小平同志对上海的干部建设特别关注,1979年、1983年,他多次到上海视察时都提到了干部要年轻化。在他的关心下,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市级领导以及后备领导干部。经过历练,这些干部不仅挑起了上海建设的大梁,有的还成为了中央领导。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仍一如既往地关心这件事,特别是1992年视察上海时,他多次提到干部要年轻化。1992年2月8日,夜游浦江时,小平同志说,干部培养体制上要后继有人,各个梯次上都要有。他还语重心长地对几位上海市委老同志说:“年轻一点的同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的就没有吗?老的也是那样走过来的。要从基层搞起,就后继有人。”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讨就没有停止过,当时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三分之一,事关上海发展的决策至关重要。不能不发展,但也不能走错路。突破口在哪?

1990年2月13日,邓小平乘火车回京,在去车站的路上,邓小平对前来送行的朱镕基说:“你们开发、开放浦东我赞成。”坚定的话语里,是信任和期待。有了这“一锤定音”,浦东的开发开放顺利推进。特别是“开放”二字是邓小平特意加上的,不仅是点睛之笔,也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事实证明,开发开放浦东不仅仅对上海的发展、对全国的发展都有帮助,这是国家战略。“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1990年后,小平同志每次来上海都要过问浦东的发展,要看一看浦东,他是有浦东情结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这两座由他题字的大桥最能体现他对浦东的情感,1993年底,他登上杨浦大桥,尽管天很冷还飘着雨,他执意要下车在桥上走走,看看浦东的面貌。”

1994年,邓小平最后一次来上海,2月19日回京那天,他特意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和市长黄菊叫上火车,嘱托道:“你们要抓住20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邓小平的话,指明了上海这座中国特大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他对上海的期待。

“邓小平之所以强调上海要抓住机遇,是因为他认为,上海是有特殊品格和素质的,是完全能够抓住机遇的。”接过张励的话,黄金平说:“上海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从工业结构调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到召开世博会、建立自贸区,上海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抓机遇’。”

10年后,再写邓小平,有什么不同?“除了根据《邓小平年谱》对文字进行梳理、修订外,还延伸了2004年之后的内容,增加了更多照片史料,大事记这一块也丰富、充实了不少。”

而记者注意到,与旧版封面的合成照不同,这次的封面特意选了一张历史照片——1992年2月,邓小平在当时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上海市百一店,从售货员马桂宁手中购买了4盒铅笔和4块橡皮。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黄金平说:“看似普通的照片,背后有深意,因为就是那一年在上海时,小平同志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想想看,这个论断对上海、对中国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啊。”(陆绮雯)

(摘自《解放日报》)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