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我们都知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响亮口号。英国阿克顿勋爵有一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从根本上、制度上防止腐败产生。
那么,怎么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给出这样的答案: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又再次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由此观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的制度管理体系,要建立和健全制度约束和规范权力的制度运作程序。也就是说,要权力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地行使,防止权力行使者滋长贪欲、越轨行权、腐败变质。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改革再次到了一个紧要关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历史和现实经验的结晶,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量情况表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经受住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考验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让干部不想、不能、不敢、不易腐败,才能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在这个意义上说,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不论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义所在,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点所在。
如此说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键在于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阳光意识”,自觉接受权力运行中的监督和制约。只有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和制约就实行到哪里,不留空白地带,才能使党员干部在用权上如履薄冰不随意,在用钱上如临深渊不违纪,在用人上如入考场不作弊,在用法上如遇红灯不越线,促进和保证权力在阳光下健康、科学的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