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12日闭幕。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习近平表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新华网)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的全面转型,各种新兴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而面对日趋固化的利益藩篱,“触动利益之难”不仅在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之中,还更多地体现在改革部署的落实过程之中。这就迫切需要将社会体制改革提升到“主导性改革”的战略高度,以“改善民生”为主,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
民生温度决定发展高度。在中国改革“2.0时代”,民生依然是个重点工程,而要想真正的改善民生就必须注重民生体验。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我国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就业、养老、社会救助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障制度也已实现城乡全覆盖。而这一切都是为经济大发展做好铺垫,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只有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才能让老百姓更多享受到发展的红利,真切感受到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笔者看来,此次三中全会出台的总体改革方案,将是化解社会深层矛盾、纾解内部压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药方”。然而,有了“药方”,改革战才刚刚开打,战役的前方,则是一条充满险阻挑战的荆棘之路,这需要执政层的勇气与智慧,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协同联动。要想真正的改善民生,做到百姓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须满足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的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除了每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建设与改革,还需要从全盘的战略考虑,从大局出发统筹协调,调配公共资源。建立健全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鼓励劳务输出地区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着力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增收。
改革的推进要看落实的效果,改革的意义要看落实的质量,改革的难度则要看落实的阻力。只有在改革的同时狠抓落实才能将民生工程做好,将民生福利落到实处。民生改革,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执政观念,更要探索恰当的执政智慧,即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该承担的承担、该放手的放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同管民生、办民生的大格局。
|